①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二),页788。
-----------------------------------------------------------
(三)起义准备:组织队伍,反对神权和绅权
与此同时,洪秀全和冯云山加快了反清起义的准备工作:他们不分昼夜抄写教义和宣传作品,四处散发,并结拜兄弟,广交朋友,迅速发展信徒,建立草根型的宗教组织。为了约束教众,他们以摩西十诫为范式,制定了十款天条:崇拜皇上帝;不好拜邪神;不好妄题皇上帝之名;七日礼拜颂赞皇上帝恩德;孝顺父母;不好杀人害人;不好奸邪淫乱;不好偷窃劫抢;不好讲慌话;不好起贪心。同时,规定形式多样的宗教仪式,把教众的思想、行为、日常生活方式,都纳入拜上帝教的宗教活动。这样,洪秀全通过严格的纪律和频繁多样的宗教仪式,使教众加深对皇上帝的绝对崇拜,宗教信仰则渗透到教众活动的各个层面。从而透过各级拜上帝教的组织把分散、独立的信徒组合成具有严格纪律和共同信仰的宗教团体。拜上帝教发挥了巨大的思想和组织整合功能,使贫穷、分散的农民形成一支具有统一思想和行动取向的强大政治力量。
1847 年10 月,洪秀全与冯云山在高坑冲信徒卢六家建立了拜上帝教的领导机构。他们决定向其他宗教和神权发起挑战。洪、冯首先拿香火最盛的象州甘王庙开刀,将甘王偶像砸碎,并宣布其杀母、藐视上帝等十大罪状。
洪秀全还在壁上题诗:题将草檄斥甘妖,该灭该诛罪不饶。
打死母亲干国法,欺瞒上帝犯天条。
迷缠妇女雷当劈,害累人民火定烧。
作速潜藏归地狱,腥身岂得挂龙袍!
又书《十款天条》及檄文一道帖于壁上。
洪秀全捣毁了人们一直认为很灵验的甘王神像而自己安然无恙,一时声威大振。在洪秀全、冯云山的带动下,各地拜上帝教徒向偶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紫荆山内及附近神庙偶像、神灵都被捣毁。
拜上帝教徒大规模地捣毁偶像,引起了地主乡绅的恐惧和仇视。他们动员团练,勾结官府,向拜上帝教众进行反扑。一场反对地主团练迫害的斗争在各基地兴起。最典型的就是秀才劣绅王作新迫害冯云山案。1848 年1 月,王督率团练以"阳为拜会,阴图谋叛"的罪名,把冯云山、卢六抓走,并与官府勾结,将二人关入桂平县监狱。洪秀全得知这个消息,急忙从贵县赶回紫荆山,设法营救,没有结果。其时,教众受到官绅团练威胁迫害,恐惧不安,人心离散,基地形势发生严重逆转。洪秀全因躲避迫害,密藏深山,难以控御全局。紫荆山区教众首领杨秀清、萧朝贵利用当地降僮巫术,诡称天父、天兄附身,预言灾难即将过去,号召教众坚持团结,度过难关,以稳住人心。同时要教众筹款集资,名曰"科炭",以贿赂官府,营救冯云山。
不久,卢六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冯云山同官府进行了机智斗争。他引用儒家经典《诗经》关于敬拜上帝的话及清朝对基督教弛禁的谕令,说明"教人敬天"、"礼拜上帝"是合法行为。官府接受贿赂以后,遂判定冯云山"并无为匪不法情事",而以"无籍游荡"为由,派差役将其"递籍管束"。冯云山说服了解差,秘密返回紫荆山。是时,洪秀全返回花县,企图运动罗孝全,通过两广总督营救冯云山。冯云山立即东行,1848 年10 月,二人在花县会面,商讨起义大计,并以1837 年洪秀全病中异梦为素材,编造了一个政治神话《太平天日》。宣称:洪秀全是上帝之子,上帝命他下凡为人间真命天子,主宰一切,为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新朝预作舆论准备。
冯云山虽然出狱,地主乡绅及团练对教众的迫害却更加严酷,平南、贵县、桂平、信宜等基地相继传来教众首领被捕入狱的信息。胡以晃、石达开、凌十八等首领则率先行动,聚众武装,痛击来犯团练。教众革命化与军事化势头异常猛烈,这使拜上帝教领导集团面临严峻的选择。
洪秀全与科场彻底决裂之后,选择了反清革命的新型道路,现在正是他最后决策走上战场的关键时刻。
(四)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当洪、冯返回紫荆山后,杨、萧已牢固确立对山区教众的控制。而今,洪、冯固为官绅迫害,不便公开活动,只能依恃杨、萧主持总部日常教务。于是,他们作了妥协,承认杨、萧分别为天父、天兄发言人的特殊身份,从而使中枢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洪、冯一元垂直控御转化为杨、萧与洪、冯二元组合模式。杨、萧隐然凌驾于洪、冯之上,成了拜上帝教组织的主要决策人。洪秀全的行止、谋划必须得到杨、萧的同意,而且,他们还透过大父、天兄发言人的身份,主导洪秀全的行动,并直接向各基地首领发号施令。近年发现的《天兄圣旨》证实了天兄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权力。
面对官绅迫害,杨、萧力持妥协,主张用"科炭"(贿赂)的手段,缩小事态,避免与官府公开对立,求得安定的政治环境,掩护起事准备。洪秀全则力主早些起义,他顶制了黄袍,准备起义登基,实现真命天子的夙愿,但被杨、萧劝止。可是,各基地教众日益剧烈的军事化和革命化的行动,使领导集团深受启迪,必须改变原来的妥协政策,加速准备和组织起义。
有诗为证:
近世烟氛大不同,知大有意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