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的选择:创立拜上帝教,初建反清基地
1843 年夏,洪秀全到莲花塘村表兄李敬芳家中教书。一日,李敬芳在洪秀全的书柜中发现了《劝世良言》,乃向其借阅。李也一向对现实不满,读了《劝世良言》,对其中观点极为赞赏,并向洪秀全推荐,谓其"内容奇极,大异于寻常中国经书"。①这引起了洪秀全的注意,洪"乃潜心细读","遂大觉大悟"。②书中有些内容、观点和语言引起了洪秀全强烈的思想共鸣,对其冲破传统思想的藩篱有深刻启发。这部被冷落七年之久的小册子被洪秀全视为"天赐奇书",成为后来拜上帝教的经典著作。《劝世良言》实质上是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鸦片,但其中偶尔流露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洪秀全对此深有感受,主张崇拜上帝,建立人人平等的太平世界。并由此创立了拜上帝教,作为动员民众反抗清朝的思想武器。他按照书中所规定的仪式自行施洗,并写了《吾侪诗》一首,以示皈依上帝。
诗云:
吾侪罪恶实滔天,幸赖耶稣代赎全。
勿信邪魔遵圣诫,惟崇上帝力心田。
天堂荣显人宜慕,地狱幽沉我亦怜。
及早回头归止果,免将方寸俗情牵。
洪秀全根据基督教只拜"独一真神"上帝,排斥其他一切偶像邪神的教义,将自己私塾中的孔子牌位弃去,并动员族弟洪仁玕、表弟冯云山加入拜上帝教,二人也将私塾中的偶像尽行撤除。这一举动引起了一场风波,洪秀全也因此失去教席。
-----------------------------------------------------------
① 《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
② 同上。
-----------------------------------------------------------
1844 年4 月2 日,洪秀全和冯云山、冯瑞嵩、冯瑞珍一行四人外出传教,沿途贩卖笔砚,以资旅费。他们先到广州,辗转广东各地,但信教者无几。冯瑞嵩、冯瑞珍灰心返回故乡。洪秀全、冯云山二人继续跋涉,于5 月21日到达广西贵县赐谷村之洪秀全表兄黄盛均家,在此开展传教活动。经过几个月的热情宣传,只有百余人入教。洪、冯因宣传效果不够显著,决定采取行动,以树立拜上帝教的威信,吸引群众。于是捣毁了赐谷村附近六乌山口六乌神像。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起了当地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也因此不得不离开贵县。
离开贵县后,在向何处去的问题上,洪、冯二人发生了分歧。洪秀全因经受不住一系列挫折,信心发生动摇,主张返回家乡;冯云山则毫不气馁,主张继续宣传拜上帝教。二人各执己见,于是分道扬镳。洪返回花县,冯则转到紫荆山传教。
1344 年11 月,洪秀全回到花县后,仍以教书为业,并从事宗教理论著述。1845-1846 年,他写作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论著,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拜上帝教义,宣示了洪秀全建立天下一家的太平世界的理想。 1847 年上半年,在广州的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的助手朱道兴获悉洪秀全在花县劝人拜上帝,就写信邀他前往。于是洪秀全携洪仁玕同赴广州,跟随罗孝全学习基督教理论和教义。不久,洪仁玕返回家乡,洪秀全则潜心学习,"将旧遗诏圣书、前遗诏圣书细览",又阅读了其他传教士所编印的许多基督教布道书。他大开眼界,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基督教知识,对西方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与此同时,冯云山则深入佳平县紫荆山一带传教。这里是偏僻山区,崇山峻岭,形势险要,聚居着汉、壮、瑶、苗各族种山、烧炭的贫苦农民。他们受到地主与官府的剥削压迫和民族歧视,生活极度贫困,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传统。而且,山民缺乏文化,受传统儒学影响较少,易于接受宗教迷信。同时,清政府控制松弛。因此,这里是传播拜上帝教、建立反清基地的理想地域。
冯云山是出身农家的知识分子,胸怀大志,富有出色的宣传和组织才能,而且熟悉农村,坚韧刻苦,善于与农民沟通思想和感情。到紫荆山后,他脱去长袍、马褂,以打短工、拾粪、教书为业,深入贫苦农民之中,宣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经过三年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847 年8 月,已发展了拜上帝教徒二、三千人,培养了一批热心教务、具有影响力的骨干人物,拜上帝教的第一个基地遂告创建。
1847 年8 月下旬,洪秀全再度赴广西,在紫荆山与冯云山重逢。他看到拜上帝教深入山区人心,基地初具规模。冯云山和教众又一致拥戴他为教主。其时,广西天地会起义已经兴起,浔州地区艇军活跃,清政府穷于应付,对拜上帝教的传播无暇干涉。洪秀全大受鼓舞,其反清和创建新朝的意识迅速强化。加之"谋立创国"的冯云山的影响,他决定积极准备和策划反清武装起义。①为此,洪、冯努力把拜上帝教迅速扩展到紫荆山区附近各州县,甚至远及广东信宜、清远一带。他们先后建立起十余处基地,发展信徒约3 万人。于是,一支有组织的反抗力量在广西形成与崛起。
这时洪秀全撰写了《原道觉世训》。虽然它与《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有着内在联系,但思想内容却有较大飞跃。它号召人们起来以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突出了拜上帝教的政治功能。三篇"原道"文章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以拜上帝为宗教形式、以农民平均平等思想为基本内核,以推翻清朝、建立太平世界为宗旨的理论体系,为以后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武装起义准备了有力的精神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