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洪秀全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② 《太平天国》(二),页510。
  ③ 茅家琦:《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页88。
  ④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301。
  -----------------------------------------------------------
  1853 年4 月,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天京,太平天国以为是前来"谒王",于是"特颁谕抚慰,使各安心,清除疑惑,"并谓"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①号召各国"齐会大国,扶尔主,朝尔主,同尊上帝。"②"敬天从主"③。各国必须备办奇珍宝物,"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以表识天之心。只有这样,"方得为天国之臣民,永沐天朝之恩泽。"④他们责问英使:"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意即这么久),现今上帝同耶稣降凡作主,诛灭妖魔几年,因何不见尔等各国具些宝物进贡上帝、进贡耶稣、进贡万国真主?"⑤还警告说:"有一国不到天国??朝万国真主,便是妖魔,尔等知否?"⑥在外交礼仪上,沿袭封建礼节。洪秀全等天国领导人在会见各国使节时,要求宾客跪见。1853 年4 月27 日,英使翻译官密迪乐到北王府拜访北王和翼王时,四周士兵即促其下跪,"喊跪之声""不绝于耳"⑦。至于会见天王,更必须"严格遵守""臣民""来朝"礼制,"彼等必须具文奏明自为何人,所操何业,来自何处。先行具奏,始准朝见。"⑧1860 年10 月,曾经是洪秀全宗教师的美国人罗孝全到达天京,洪秀全会见了他。会见时,罗孝全虽拒绝向天王下跪,但在太平天国的坚持下,罗孝全穿上朝服,在洪秀全高座的殿堂向天父下跪朝拜,实际上仍是向洪秀全下跪。在外交文书上,太平天国也经常以"天朝上国"的身份行文。他们把发给外国的文书称为诏书、诰谕等等。在文书中也常常出现一些以夷狄相称的不友好的语言。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基本沿袭了中国封建王朝传统理念,以"华夷"关系处理对外关系。不过,它夹杂了洪秀全是上帝次子、"天下万国之主"的拜上帝教理论,更加强化了封建大国主义的心态。
  -----------------------------------------------------------
  ①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卷第1 分册、页125-126。
  ②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307。
  ③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298。
  ④ 同上。
  ⑤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307。
  ⑥ 《东王杨秀清答复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五十条诰谕》。
  ⑦ 《太平天国》(六),页902。
  ⑧ 《太平天国》(六),页903。
  -----------------------------------------------------------
  随着时势变易,列强势力开始侵入中国。清朝的封建大国主义已在鸦片战争中遭到英国炮舰的冲击,但它还在中国统治者和士大夫的头脑中顽固存在,洪秀全也深受影响。这种封建式的妄自尊大和皇权主义结合在一起,导致他与清朝采取同样的做法,把列强视为藩属。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的对手已不是落后的封建小国,而是资本主义列强。西方列强实行殖民侵略政策,并以坚船利炮作为推行这种政策的暴力工具,在全球挑动侵略战争,实现殖民扩张。中国正是列强侵略和掠夺的重要对象。清廷天朝上国的做岸心态已经大受摧折。所以,太平天国重复清朝的错误心态和政策,必然会遭到侵略者的强烈反对,而且不利于太平天国争取各国承认及获得较好的外部环境,只能处于孤立的境地。
  1859 年夏,洪仁玕来到天京,旋为洪秀全擢为军师,总理朝政,主持对外事务。他发现太平天国官员普遍缺乏近代外交观念,对列强表示轻蔑,自居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的心态,遂向洪秀全劝说,纠正这种偏向,得到天王认可。《资政新篇》明确规定:"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其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盖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他认为太平天国如果要在全世界树立威望,让别国敬佩,"非权力所能致之,必内修国政,外示信义,斯为得尔。"因此,在太平天国后期,妄自尊大的情况有所改变。如外国使节会见英王、忠王、干王等重要领导人时,天国并未提出要他们下跪的要求。但天王万国真主的地位仍然予以坚持和维护,丝毫不能动摇。另外,诸王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特殊身份,如干王碍于身份及天朝礼制,不得亲往外国传教士处拜访。看来,洪秀全并没有完全接受洪仁玕的建议,他仍坚持"万郭(国)来朝,住满天京"①的说教。1860-1861年,洪秀全写了《万国来朝及敬避字样》等若干诏书,都是同时颁给"西洋国家众弟妹、众使徒、中西一体众臣庶选民"的。在这些诏书中,他坚持自己"上帝亲子"、"万国真主"的地位,坚持要求列强"朝上主","扶朕幼乃扶爷哥"。显然,这种偏执盲目的自我扩张引起了外国使节和传教士的普遍反感,一些本来怀有好感或中立态度的人也对此深感失望。
  洪秀全一方面要外国尊崇他的万国真主地位,另一方面却又把外国人称为"西洋番弟"。洪秀全认为,华人与洋人"原系天父上帝之子,均是天兄耶稣之弟,彼此情同手足,谊切同胞。"②相亲相爱,"西洋番弟朝上帝,人间恩和在斯乎!"③当太平天国官员听说英国也拜上帝时,就说:"吾等同拜一上帝,同一为上帝之儿女,大家都是兄弟。"并称"既系同拜上帝,皆系兄弟,所阅来书,两相符合,总属一条道路也。"④同拜上帝的宗教认同遮蔽了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官员的政治目光,使他们长时期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缺乏应有的认知,对外政策必然因此产生误导。
  -----------------------------------------------------------
  ①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61。
第 75/126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