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拜上帝教的神学成份不断强化,革命作用逐步减弱,但它并没有同归于基督教。相反,二者的差别却越来越大。因此,它引起了西方传教士的愤怒和攻击。定都以后,西方传教士与太平天国领导人一直围绕着教义展开了多次论争。而在太平天国后期,论战更加激烈,其内容广泛,涵括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全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圣经的解释权问题。传教士认为,他们是圣经的唯一解释人,圣经是不可动摇的绝对真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因此,他们宣称,洪秀全无权解释圣经,更不承认洪秀全是宗教理论和教义上的"先知"。洪秀全则坚持宣扬他升天受命的神话。通过这种方式,他直接和上帝联系,获得了新的"天启"。他的权威远远超过了外国传教士。洪秀全从政治需要来看待圣经,他说"新约有错记"①,他批解圣经,称《钦定旧前遗诏圣书批解》。钦定本对圣经许多地方进行了批驳、注释和修改。仅就修改而言,改字词372 处,修改整句、整节共12 处,重编故事情节达4 处。此外,删7 处,补4 处,增1 处。①洪秀全还从宗教先验论出发,把圣经解释成是自己的身份和事业的预言。批解中关于应验的批示即达19 处之多。洪秀全不但批解圣经,又把自己的诏书汇集成《真天命诏书》,与《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相提并论,列为三大真道书。这些都是基督教不能容忍的。其二,关于教会的权力问题。传教平天国学刊》第3辑。
士坚持政教分离,教会独立于国家政权,可以进行它自己的各种活动,中国政府无权干涉。太平天国则贯彻政教合一,坚持自己的一套宗教制度,不容外人干预。传教士在太平天国境内,只能传布太平天国的宗教,不得建立教会,传布基督教。其三,基督教反对政治功利主义。传教士批评洪秀全把宗教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攻击洪秀全是政治野心家。洪秀全则坚持拜上帝教的政治功利化,为他和太平天国政治斗争需要服务。因而,宗教从属于政治。
-----------------------------------------------------------
① 《洪秀全集》,页139。
① 以上六个数据系根据吴良祚、罗文起《太平天国印书校勘记》一文统计得来。见《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