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金陵癸甲纪事略》,《太平天国》(四),页663。
-----------------------------------------------------------
3)拜上帝教成为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的理解、支持与顾全大局的人际关系逐渐疏淡。首义诸王各有亲信心腹,派系开始逐渐成型。为了保持与扩展权力,他们"彼此睽隔,猜忌日生。"⑤权力斗争也因此不时发生。
杨秀清滥用节制诸王的权力,同时屡次利用代天父"传言"的身份,箝制和压迫北王、翼王等首义领袖。石达开"每见'杨贼'诡称天父附体造言时,惶悚流汗。"①对韦昌辉,杨更是压制、打击。1854 年6 月,杨秀清命韦昌辉经略湖北,临行忽改遣韦俊、黄再兴等。8 月,又令韦赴湖北安民,韦行至采石,杨复令调回,改遣石达开前往。张子朋激变水营,杨借此杖韦数百,"至不能兴(舆)"。又诡称天父附体,时挫折之。②为保存自己,韦昌辉对杨秀清表面上极力讨好,阿谀奉迎,实际上,"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③杨秀清还向洪秀全挑战。如在生杀决定权问题上,洪秀全称,"生杀由天子,请官莫得违";但杨秀清则借用"传言",以天父的权威与洪秀全较量。天王最高权力被天父接管,杨秀清遂以此示"权由己出"④。洪秀全只得撰写多篇著述,反复强调自己的绝对神权和真命天子地位,经常向军民宣示和灌输,以捍卫自己的最高权力,回应杨秀清的挑战。同时,他还提高诸王的神权地位,加封他们各种神的尊号,从侧面支持诸王的反压制斗争。于是,围绕拜上帝教的神权较量,领导集团的矛盾更加激化,终于无法调和、化解,引发血腥的天京内江。
-----------------------------------------------------------
⑤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72。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48。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金陵癸甲纪事略》,《太平天国》(四),页654。
-----------------------------------------------------------
(四)1856-1864:洪秀全个人神化时期
天京事变后,拜上帝教陷入困境,其功能极度削弱,原来的教义和理论因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而变得支离破碎。天国军民对拜上帝教普遍失望和冷漠。加之军事形势逆转,天国面临空前危机,军民思想更加混乱。尤其是广大将士"人心冷淡","锐气减半",①连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也感到前途茫然,"各有散意"②。洪秀全面临重新整合天国政治、军事和思想的紧迫任务。
就意识形态整合而言,洪秀全仍然坚持以拜上帝教作为指导太平天国思想文化的理论支柱,并配合强化中央集权和天王专制的政治整合,对教义作了若干修补和发挥,进一步神化自己和洪氏王朝,从而形成了神权和皇权的紧密结合。
-----------------------------------------------------------
① 《资政新篇》。
② 《李秀成自述》。
-----------------------------------------------------------
1)努力恢复军民对天父、天兄的信仰首先,洪秀全必须向广大军民解释天京事变的惨祸,为此,他杜撰了拜上帝教新的神话,声称:"东王赎病是圣灵,爷爷降托灭妖精。??受了无尽的辛苦,战妖损破顽跌横。爷爷预先降圣旨,师由外出苦难情。期至朝观遭陷害,爷爷圣旨总成行。??爷哥草(心)内万不知,欲调真草上高天。"③把杨秀清在内讧中被杀,说成是同耶稣之死一样,是完成了上帝"遣降旨意",天父要调他上高天,所以大劫难逃,终于遭人陷害而"升天"。杨秀清成了第二个耶稣。洪秀全试图以此弥合天京内讧对拜上帝教的严重创伤,从而使洪、杨等受命下凡救世的一套神话仍得以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