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洪秀全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11。
  ②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310。
  ③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11。
  ④ 《天父诗》,《太平天国印书》,页679。
  -----------------------------------------------------------

 
二、政治体制:天王专制和等级制的官僚体系
  起义前期,洪秀全尽管倡导平均平等观念,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可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文化制约着太平天国领袖们的政治取向、观念和行为方式。具体考察,他们受二重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其一,受制于传统,接受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观念和体制;其二,洪秀全等人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强制推行拜上帝教的文化,在主观上力图摆脱旧王朝的"凡间歪例",刻意追求新朝的创制,标榜建设"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这两大环境层面的交互作用,使天国政治出现复杂矛盾的表象。太平天国领袖们,除洪仁玕接受一些西学影响外,都属于农业社会中的下层知识分子、农民和游民,无力超越传统环境和文化,更难超越自身的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定势。他们不可能选择非传统的政治取向和体制。尽管天国创制了名目多样的官制兵制,甚至反孔非儒,否定中国民间宗教迷信和祖先崇拜,建立各种新的政治、文化、风俗和宗教规范。可是,归根结底,这些规范毕竟是上层建筑的部件,它们仍然根植于传统的农业和宗法社会,结果只能是表象和形式上的革新,而不可能导向新的社会形态。
  首先,洪秀全在创制拜上帝教时,就在基本教义中突出了上帝的万能和权威,使他成为高踞于众生之上的独裁者。洪秀全指出,只有上帝才是名副其实的"皇帝",子女对上帝必须绝对服从,按上帝旨意立身行事。他还借上帝之名,把人分成四类,他说:"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君长是其能子,善正是其肖子,庶民是其愚子,强暴是其顽子。"①看来,在洪秀全眼里,人人平等的上帝子女应该根据其素质、能力、品性划分等级。这就给他在政治体制中推行等级制提供理论依据。洪秀全宣扬的平等是不彻底的,其实是在等级制前提下的平等。而且,他在不同情势和时期,突出不同的观念。当他要动员群众走上战场,参加推翻清朝的战斗时,就较多地强调平等平均;当他要维护自己的特权、利益和统治时,就转而强调尊卑贵贱。所以,在他登上天王宝座时,就极力树立天王的绝对权威地位,强调总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建立一整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
  天王权力涵括了太平天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洪秀全宣称:"普天之下通是爷哥朕土"②"天下万郭人民归朕管,天下钱粮归朕食",所有臣民的衣食住行,甚至视听能力"都是朕界的"①。"凡天下之田,皆天王之田",农民对土地只不过享有使用权。②这里,我们看不到多少平等平均观念,却渗透着传统的皇权主义积淀。
  洪秀全还极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作为维系君主专制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天朝的"朝纲"是:"天朝严肃地,咫尺禀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此外,又规定了"君道"、"臣道"、乃至"妻道"。③其认知标准为:"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君错。"④传统规范成了新朝道德伦理架构的重要层面,继续发挥强大的政治和社会效益,为洪氏王朝的长治久安提供精神力量。
  -----------------------------------------------------------
  ① 《天条书》,《太平天国》(一),页73。
  ② 《洪秀全集》,页199。
  ① 《太平天国印书》(下),页711。
  ② 《太平天国史料》,页481。
  ③ 《太平天国》(一),页232。
  ④ 《太平天国》(二),页484。
第 55/126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