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太平天国的许多制度和政策,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和启发,如"十款天条"是依照《旧约》中的《摩西十诫》制定的。原始基督教主张一切财产公有公享,排斥私有财产,谁要隐匿金钱就会受到神的惩罚。②这些记载成为洪秀全实行圣库制度的重要根据。《圣经》中还有关于平分土地的记载:皇上帝诲谕摩西,要他插签分地,根据人们数量、按照列祖宗派之名,分给各人产业(土地),人多则多分,人少则少分。③这也引起洪秀全的重视,《天朝田亩制度》写道,(平分土地)"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给平分土地方案戴上上帝的神圣光环,提供了《圣经》的神学根据。
第六,基督教中的消极思想内容也对洪秀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他相信"原罪"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罪,承认自己"罪恶""滔天",表惟从上帝""勿信邪魔",抛弃"俗情",以"洗除罪恶,去旧从新"。
他迷信上帝万能,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归结为有天父天兄的权能和保佑,因而陷入新的宿命论的泥淖。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这些消极思想更加严重,加速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
① 《劝世良言》,《近代史资料》,1979 年第2 期。
① 《原道觉世训》。
② 《新约·使徒行传》。
③ 《旧遗诏圣书》,卷四《户口册记》,第26 章及第33 章,见《太平天国印书》。示要"
-----------------------------------------------------------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洪秀全思想资料源流具有两大特点。
其一,多无择取,加以综台与创制。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忠辨型的农民领袖,他十分重视理性思维,亲自建构思想体系,注意学习与研究各种不同的思想资料,从中择取为其所需的合理成份,之后加以综合,重新研制创造,形成新的观念和思想。即使一项制度、政策也不例外,如圣库制度、土地制度等,都来自不同的思想渊源,经洪秀全合成后,遂为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制度。
其二,注重功利,为现实斗争的需要服务。洪秀全不是食古崇洋的思想家,而是领导一场巨大农民运动的领袖。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是他建构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他的终极目标是创建人间天国,解救苦难民众;现实目标是推翻清朝,创建新朝。因而,一切思想观念和方针政策都必须围绕上述目标。在择取各种思想资料时,就不能简单照抄因袭,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加以选择运用。即使是圣经,洪秀全也要批注诠释,为其所用。洪秀全从现实斗争出发,锻造精神武器,宣传和组织民众,就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这体现了农民领袖的思想体系实践性和功利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