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 年9 月至1852 年4 月,洪秀全又在永安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政权建设。主要举措有:封工建制。封杨、萧、冯、韦为东、西、南、北王,将来分别管治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各国,封石达开为翼王,"羽翼天朝"。并规定以上所封诸王,俱受东王节制。
设官分职。提拔有功将士,使之担任一定职务。全军有了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总制等各级官员,也有了与官制相适应的冠服制度。清方也记载:"及陷永安,始署伪官,颁条教,有本章、禀奏、浩谕、诫谕诸名色。"①太平天国初期官制基本成型。
制礼作乐。洪秀全封卢贤拔为"左掌朝仪,职同将军",由他负责"定礼作乐"诸事。洪又颁布《太平礼制》,规定了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颁行天历,建立新的正朔。天历不同于阴历或阳历,规定一年为366 天,单月31 日,双月30 日,用于支纪年纪日,对几个避讳字加以改动(如改"丑"为"好","卯"为"荣","亥"为"开"等),把辛亥年定为太平大国辛开元年。又把一年24 个节气平均分配在月初和月中,每月一节一气,以便民耕种兴作。天历的公布,否定了清朝纪年,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反谍除奸,以粉碎清军从内部分化瓦解太平军的阴谋,巩固初建的政权。洪秀全多次诏示全军将士要识破"妖魔多端诱惑",认识"鬼路歪邪","千祈坚耐莫被诱惑",教导将士"尔们把心坚",严防"半路差(背叛投敌)",要"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①侦破了周锡能"内攻外应"的叛乱案件,并加以严惩。由杨秀清以天父圣旨浩愉全军,接受教训,提高警惕,击破敌人诱降破坏的阴谋。
举行科考。洪秀全还在永安举行了第一次科考,以"万寿诗联"为题,联诗比试,凡太平天国官兵及平民百姓都可参加,歌颂洪秀全的功德和太平天国起义的伟大胜利,实现其"开科取士"的夙愿。
编刻新书。在水安,还编写、刊刻了一批新书;其中包括《太平诏书》、《天条书》、《天父下凡诏书》、《三字经》、《幼学诗》、《太平礼制》、《天命诏旨书》、《太平军目》、《太平条规》等,这些书籍通俗易懂,主要宣传其政治主张,批判和揭露清王朝的罪孽,制定纪律条规,对于统一思想、严明纪律、团结教育群众起了积极作用。
此外,还着手建立功罪奖惩制度,整顿军事纪律,巩固圣库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太平天国政权已初具规模。
-----------------------------------------------------------
① 《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89。
-----------------------------------------------------------
(三)军队建设
在政权建设的同时,洪秀全还进行了军队建设。
(1)扩充军队,广招兵马金田起义之始,太平军约二万余人。起义后,在大惶江口,洪秀全即以同拜上帝,信从教义,遵守会规为条件,吸纳了罗大纲、苏三娘、邱二嫂等部天地会众。由于军兴初期,太平军一直在山区转移,单纯防御,队伍消耗较大,兵员补给困难。永安突围后,太平军转取积极运动战略,长驱进军两湖,途中大力扩军,太平军"势遂复炽","如虎添翼"。随着大军进入长江流域,迭克重镇大邑,后勤物资丰裕,部队扩展更快。占领武昌后,洪秀全下语征收男女入营,市民纷纷从军,出现了"红中覆首众皆狂"的热烈场面。①大军号称50 万人。自武昌东进时,水陆两路,帆慢蔽江,首尾数十里。攻克南京后,太平军自称百万大军,其实约为20 万人,家属、妇女居半,能够征战的将士近10 万人。
(2)制定条规,严明军纪太平军是拜上帝教众军事化、革命化的产物。信教后,教众严格遵行十款天条,养成良好的风纪,具有较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团营后,又有五条军纪约束,很快适应军旅生活,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过程。
在永安,洪秀全大力整顿军事纪律,确立了对士兵画圈记功、画叉记罪,严明赏罚的制度;重申了一切财物归圣库的军事纪律。洪秀全严诏:"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违者议罪。"②又发布了第七天条别男行女行的规定,对奸邪淫乱者,"一经查出,立即严拿斩首示众。"③制定了"定营规条"和"行营规矩",规定一系列军纪,如不得毁坏民房、掳掠民财、入乡造饭取食、乱拉民伏及任意杀人;务要整军装枪炮,以备急用;不得隐藏兵数、匿藏金银器饰;不得吸食鸦片,不准饮酒;不包庇询情,不得过营越军,荒误公事;要同心协力,备遵有司约束等。使太平军成为一支爱护群众、爱惜武器、戒除恶习,服从命令,公心无私的军队。这些严明的纪律,使太平军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调动了将士的战斗积极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得以屡次战胜强敌,进军南京。
-----------------------------------------------------------
① 《洪秀全集》,页181。
① 《太平天国资料》,页36。
② 《洪秀全集》,页179。
③ 《洪秀全集》,页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