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47。
-----------------------------------------------------------
席主田俘获了洪仁玕,大喜过望,立即作了一番初步审讯,确定了于王的真实身份,火速呈报江西巡抚沈葆桢。沈葆帧非常重视,立即令席宝田将洪仁玕押解南昌。先由知府许本庸复讯,并作了记录。后沈幕桢又亲自提审,除录供外,还让洪仁玕做了笔供--《干王洪仁玕亲笔供词》。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献。在精炼的"供词"中,洪仁玕怀着对太平天国和天王的无限忠诚,以感人笔触回忆了洪秀全发动革命和英勇奋斗的一生,同时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事迹,而且对杨秀清、陈玉成等大批领袖和统帅的业绩作了高度的肯定。在"供词"的政治定位上,洪仁玕称太平天国为"天朝",洪秀全为"我主","圣驾",太平军为"天兵",自称"本藩",而称清朝为"妖",清军为"清妖","妖军",清将为"妖头",外国侵略者为"洋鬼",体现了鲜明的褒贬界定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供词"中,我们看不到一点奴颜媚骨,通篇充溢着反清反侵略的爱国精神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沈葆桢曾派人诱降洪仁玕,而且当时太平军高级将领听王陈炳文等就在江西降清,但被洪仁玕严词拒绝。他在供词中表态说:"今予亦只法文丞相己",而把诱降的沈葆桢喻之为汉奸张宏范。如果对照李秀成的"供词",我们更可看出洪仁玕的崇高革命气节。①洪仁玕在《自述别录》中坚定表示,"我鞠躬尽瘁,只求速死"。②沈葆桢一无所获,遂于1864 年11 月23 日,将洪仁玕处决。 43 岁的于王在南昌英勇就义,他以自己的宝贵生命实现了生前立下的"宁捐躯以殉国,不隐忍以偷生"的誓言。但是,他并没有对未来丧失信念,相反,他坚信天国的覆亡是暂时的,而天国的事业是永恒的,清朝的腐败残酷统治是不会长久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仁人志士继承天国的事业,推翻清朝,复兴天国。为此,他写了一首绝命诗,云:
我今即永逝,一语贻后贤。
天国祚虽断,复生待他年。
洪仁玕的预言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变成现实。辛亥革命的风暴摧毁了清王朝。太平天国的事业和革命精神为一代代中国革命者所传承,至今仍然是鼓舞和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镌刻在天国历史丰碑上的洪仁玕的光辉业绩。
-----------------------------------------------------------
①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47。
② 《洪仁玕自述别录之一》,《洪仁玕选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