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年:我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喜欢……
女青年:我喜欢你给我借的那本公关书,我都看了两遍了。
男青年:你看不出来我喜欢……
女青年:我知道你也喜欢公共关系学,以后咱们一起交换学习心得吧?
男青年:你有没有……
女青年:有哇!互相切磋,向你学习,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男青年:……
这位女青年3次断答,使得男青年明白了她的想法,于是,不再问了。这比让他直率问出来,女青年当面予以拒绝,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断答要求才思敏捷,口语技巧娴熟。因为,首先,断答前要摸准对方的心理,“你一张口我就知道你要问什么”,“未闻全言而尽知其意”,这比错答的要求要高。其次,要能抢得自然而恰当,比如从“喜欢”(人)而引论到“喜欢”(书),能瞒过在场的其他听话人。最后,断答往往需要几个回合才奏效,因为抢一两次,对方还不能领悟答话者的真意,或者略略知道而不甘心,继续发问,这就要求“连抢”多次,才能不漏破绽,达到目的。所以说难度大,技巧性强,但运用得当,效果特佳。
第六课 伶牙俐齿口才好说话时尽量避免遭人误解
诸葛方因为陪妈妈看电影拒绝了同学要他去网吧的邀请。他总是觉得过意不去,便要求那7位好朋友来家里聚餐。
等了半天只到了6位,还差一人。诸葛方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不来!”其中两位客人心想:“可能我们是不该来的。”悄悄溜走了。诸葛方转来一看着急地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又有两位客人想:“那么我们是该走的了。”于是也伺机溜走了。诸葛方见状,更加着急,说:“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最后两位客人也气呼呼地走了。
诸葛方本来是一片好心,为什么客人却走光了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便向爸爸请教。
诸葛亮说:“这就是因为你的话引起了客人的误解所致。”
诸葛方问:“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话不被别人误解呢?”
诸葛亮告诉儿子,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