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没人有闲工夫造假书,所以竹简中的古书,都是战国以前的原装货,应无疑义。
这批竹简中,竟赫然有古书《尉缭子》。《尉缭子》一直被许多大牌学者如钱穆等人怀疑是
后代假造的书、是伪书,并且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这批竹简一出土,证明了真金不怕众口铄
,大牌学者也者,不过大言欺人而已。
如今《尉缭子》出土了,我们当然要恢复它在古书中的应有地位。《尉缭子》已确定是
梁惠王年间(前三七○一前三三五)的作品,它的价值,是大可肯定的了。它代表那个时代
的兵学思想,它的出土,为我们迈进了一大步。
佚名:《睡虎地秦墓竹简》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十二座秦朝的坟,其中第十一号墓,出土
了一千一百五十五支竹简(另有残片八十片),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最早的法律文书。中国的
完整法律文书,过去只能早到唐律,唐律以前,虽经辑佚,只有片段可寻。这次大量的秦律
出土,把中国法律重新延伸了上限,它的意义之大,自不寻常。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文书,包括“编年纪”、“语书”、“秦律十八种”、“
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八种。其中有很多有趣
的和令人怵目惊心的纪录。例如百姓的狗跑进禁苑追捕猎物,这种狗要打死;在专设警戒区
打死的,要整只缴上去(“皆完入公”);其他禁苑打死的,狗肉可“贪污”,只缴上狗皮
就得了(“食其肉而入皮”);又如对商人、开旅馆的、赘婿等人,派去当兵,竟嘱咐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