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勇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①这就是说知(同智)勇和仁一样是君子之道的一个方面。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智者由于他们的智慧,认识到行仁有利,他便行仁。这与仁人的不行仁便不安比起来虽然还逊一筹,已属难能可贵。智者能知人,能知言,因而可以通权达变。要成为仁人,只有仁没有智是不行的。勇即果敢,主要指道德实践方面的勇气。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③所以勇即见义勇为,包括勇于行仁、勇于改过等等。如果不在义的指导下发挥勇,那就不是美德,而是恶德了。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④,因而必须"义以为上"⑤,使勇受义统率。孔子所论智勇,一般侧重于道德方面。没有能够展示智勇的丰富内容。但就智勇与道德的关系说。孔子的论说不无见地。此外还有:宽──待人厚道,惠──给人以照顾,敏──工作灵活勤勉,让──谦逊,俭──节俭,直──正直,贞──诚信,温──温和,良──善良,知耻──有羞耻心,好学──刻苦学习,周而不比──讲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和而不同──敢于提出批评意见而不无原则苟且顺从;以及三戒──戒色、戒斗、戒得;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等等,等等。这些道德规范,经过分析批判,其中很多可以用社会主义原则加以改造,从而成为我们今天的有利于工作学习修养的社会主义美德。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为政》。
⑤《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