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英端了一碟鹌鹑蛋进来,连筷子一起递到潘秀娅手中,对她
说:「吃吧。外院荀大婶送给咱们家的。特为你煮的。吃了补精神。要
嫌淡,我给你拿盐去!」
薛纪徽和潘秀娅都抬眼望著孟昭英,两个人心里都挺感动。薛纪
徽更觉得孟昭英心地仁厚。她仅仅是冲自己最贴心的丈夫发泄心中郁
结的浊气,在其他人面前,她还是竭诚地尽她的义务。难道他今后不
该加倍地怜爱她么?……
小院中的生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住在同詹丽颖一墙之隔的那间
东屋的小两口回来了。两个人都是街道工厂的工人,身材都瘦小单薄。
在这个四合院里,他们的收入最少,负担却最重——他们每月得分别
给双方的老人五块钱,此外,他们的儿子才三岁多,平时搁在姥姥那
儿,因此还得多给姥姥三十块钱。他们象许多类似的北京市民一样,
过著一种把每一分钱都算计得极其精细的生活。他们屋里只安了一个
六瓦的小日光灯,而且尽量做到能不开就不开。他们绝对不吃零食,
从未见过他家来过客人,更不消说从未请人来他家吃过哪怕是一碗炸
酱面。
每月他家的电表顶多只走一个字,逢到海西宾来收水电费,他们
一听说因为总电表中有多出的度数,需得各家均摊补齐,便会一遍又
一遍地诅咒 「偷电的耗子」;因为除了张奇林家,其余各家都合用一个
水龙头,由一个水表显示总用量,他们在用水上倒不那么节约;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