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预见未知的自己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阿南感激地看着钱老板,「感谢你这么看重我,可是我还有一件心愿未了,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而机缘又到了的话,我十分愿意受教于你,好好跟你学习!」說完拱手作揖,就准备要離去。钱老板看到阿南說得诚恳,知道再挽留也没用,但是还是让阿南再留宿几天,兩个忘年之交谈得十分投缘。
直到阿南觉得实在打扰太多天了,而且挂心家裡的事,再三请辞,钱老板依依不舍地放人,臨行前交代再三,等阿南办完了事,一定要再來找他。阿南辞别钱老板,依依不舍地離去。離开时,阿南非常纳闷,原來自己对有钱人的印象真的是不太好,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内的时间,竟然和一个有钱人成为好友,人生真是太奇妙啦!
阿南辞别了钱老板,又踏上了旅途。他觉得此行已经非常丰富了,有好多心得可以回去跟王子分享讨論。当然,他记挂的还是大叔一家的安危,还有家人的狀况。所以,阿南就急急地想赶回王子的山洞去。
愈着急赶路,愈是迷路,眼看日上三竿了,走的路却愈來愈陌生。正着急时,看見路旁有个农家女正快樂地晒着一家人的衣裳,阿南决定去打听一下。

第30章
走出受害者模式
──让理性与感性平衡的技巧
「请问,妳知不知道王子的山洞在哪裡?」阿南问。
农家女抬起头,看到阿南,圆圆的大眼睛笑了,令阿南想起了一个人。
「王子的山洞,我知道啊,不过,你找王子什么事呢?」
阿南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简单說明了一下与王子相遇的经过,以及这次離开王子出游的目的。
农家女静静地听着,最后笑着說:「那你真是來对了地方。我就是你该遇見的第五个人。」
阿南一听大喜,連忙请教农家女:「妳还有什么解除人生模式的好方法吗?」
农家女点点头,示意阿南坐在她家院子的木头椅子上,然后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从小出生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我的父亲原來是个富家子弟,所以我小时候受过很好的教育,家庭环境非常优渥。但是我父亲生性爱赌,最后不但输光了家产,还跟一个女人跑了,丢下我妈和四个小孩。
我妈也是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女,可惜她家也是家道中落,再加上所托非人,从此一蹶不振。她每日酗酒度日,我的大哥、大姊从小就得去乞食和打零工,回家來喂饱我和弟弟。我的母亲没有一天不咬牙切齿地埋怨我父亲,她这种受害者心态和情结,影响了我,也成为我的人生模式。
說到这裡,农家女停下來看看有点困惑的阿南,阿南不好意思地问:「什么是『受害者模式』啊?」
「受害者的角色,就是他不为自己生命中的任何事情负责,只会责怪别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如果有什么他该做但是他做不到的,他会說:没办法,我就是这样。受害者会不停地抱怨,怨天尤人,充满无力感。都是别人害他变成这样的,他没有办法。」
农家女說到这裡,温柔地看着阿南,「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成为受害者,只要你在抱怨,不管是口头上抱怨出声,或是心理上沉默地抗议,多少都是受害者心态在作祟。」阿南明白了,点点头。农家女看着远处正在嬉戏的小狗,继续述說自己的故事。
第 49/62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