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走向混沌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恶竹根除去
  雨后发春笋
  请君拭目待
  新苑花似锦

  你的处境已大大改变,小众即将自立,更无后顾之忧。一定要趁年富
力强,写作和储蓄一些作品。今日无用,将来未必无用。书到用时方恨少!
……跟你这封信同时来到的,是我二弟自武汉寄来的贺年信。前些日子,
武汉流行着我的小说,李冰和吉学霈向我二弟打听我的情况,深表惋惜之
情。我也惋惜李冰和吉学霈,他们不是也没有新作问世吗!我妹夫与周立
波住在一个居民楼,每天都看见他,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矣!跟他相比,
我们有年纪的优势。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

我昔日与绍棠有约,他给我写信是不留名的,但是他那笔十分漂亮的钢笔字,给我带来 很大的安慰。因为我在北京没能与他见面,这真称得上是见字如面了。另一封信是山西省作 家协会段杏绵大姐来的,由于这封信已然丢失,无法在这里引其原文,但信中的大意,因其 与我的文学生命关系甚大,所以我至今还记得。她在信中的大意如下:她说她接到我的信十 分惊喜,她不知道我已在山西多年。关于我能否离开劳改农场,去文化单位工作,是一件非 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她已与有关同志商量,看看能不能想些办法——但是无论如何,组织 部门也要看看你的档案的,不知山西劳改局是否存有我的材料。她让接到信后,把我被劳改 的“原罪”,简单扼要地写一份寄给她。信尾只属了她一个人的名字,马烽同志并未属名。
我与张沪仔细地研究了杏绵大姐的来信,得出的结论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表面看上 去,杏绵谈了一些困难,但是在字里行间,闪烁着人间难觅的真情。马烽同志没有属名,是 情理当中的事情,不久前在报纸上似乎看见他曾随江青去过大寨,政治上是属于炉火纯青的 类型——但我们也分析到,杏绵这封回信,绝对是经过马烽同志过目的——除非他当时不在 杏绵身边。
两封来信,都给我带来了希望。绍棠给了我力量,杏绵的信则让我看见了一丝曙光。是 的!从1957年到1975年,时间已然流逝了17个年头,要是以日为单位计算,17个365天 乘在一起,我已经劳动改造了6215天——人的一生有多少个6215天?而在这庞大的数字 里,我修理地球中的感受自然不少,但是丧失了我多少可贵的写作时间?似乎我的文学梦醒 于这两封来信之后,这是张家口的一场大火烧出来的觉醒,是在北京养伤期间自我拷问后的 心灵独白!我要写#####我是生活占有的富翁,尽管我当时穷得买不起稿纸。
从大辛庄的供销社里,我买了最为便宜的窗纸,开始了在上面勾勾画画。那些类似远古 象形文字的符号,只有我自己清楚它的含义是些什么——那是我17年中悟性最深的东西。 当时化工车间,已建筑起外形,时间不允许我写出成型的作品。但是我庆幸,我死去多年的 梦,于一朝苏醒……
------------------ 亦凡书库 扫校
第 152/169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