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走向混沌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我捶墙。
我痛哭。
刚才被惊愕占据了心灵的我,此时眼泪如同开了闸门的小河,泪水湿了我的双腮。严管 号里共关着四五个“同窗”。班长就是演绎过李建源君“领口”和“袖口”问题的符× 。 天才蒙蒙亮,严管号的成员还在床上睡觉,突然塞进一个我来,已然使他们惊异不已;我捧 着手铐捶墙大哭,迫使严管号的成员只好提前起床。
“喂!你还是放老实一点为好。”符× 终于第一个开口了,“这儿是严管号,你可得 识点时务!”
我仍然把墙捶得山响。
符× 一步从炕沿上窜了过来,从身后猛地一拉我的胳膊,我踉貂跄跄地后退了几步, 坐倒在炕角上。这时,我才发觉手腕有些火烧火燎,低头一看,那副铁镯子已然磨坏了我的 手腕,鲜血洇出了肉皮。
我无力再挣扎了,好像刚才那短短瞬间,我用完了我的全部力气,渲泄了我的全部悲 愤。我的思绪成了一团乱麻,符× 再训斥我什么,我一律充耳不闻。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在 北京那间低矮小屋中的母亲和儿子,老母亲将失去儿媳,小儿子将失去母亲,这一老一小远 在北京,不会知道在晋阳大地上发生的一切……我不禁恨起“小耗子”张丽华来,赵光弟已 然把张沪无惧于死亡的秉性传递给了她,她怎么还能有监管中的疏忽呢?!
严管号没生炉火,拂晓时刻冷得人直哆嗦。符× 见我只穿着绒衣进号,不知是出于鳄 鱼流泪,还是想探听一下我关进严管号的原因,他出去了好一会儿,当他重新回到严管号 时,把我那件棉袄从我的屋子里取了来,并披在我的肩上——我因双手戴铐,是无法穿上这 件棉袄的。
“你知道你为什么来这间号房吗?”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点头是表示我知道缘由,摇头是想从他嘴里探知一点儿“张沪自绝 于人民”的详情。
完全是出于不折不扣的显摆,符××对我讲述了张沪自戕经过:昨天,她说她很冷,想 回我和她的那间窑洞,取点儿衣服来。经张丽华向上请示,获准回房取她的衣服,就在她回 屋取衣服时,趁张丽华没有在意之际,她把一瓶夏天杀蚊虫的滴滴畏,塞在衣服里带了回 来。当晚,她背对着张丽华偷偷把多半瓶毒液喝了下去。当然,这是张丽华发现张沪死过去 之后回忆起来的,而非张沪的交代——她不能开口了,何医生忙了大半夜,竭尽全力对她进 行洗肠抢救,现在还在生死未卜的十字路口。“给你戴上手铐,是怕你重蹈张沪的反动旧 辙,你应当感激军代表和砖厂领导,对你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符××叙述完之后,不忘 对我进行劝导:“你老老实实在这间号子里呆着,你要是再擂墙敲窗,闹到军代表那儿,给 你戴上弹簧铐,那可就自作自受了。咱们还是先礼后兵,把利害关系跟你说透了为好!”
我虽知符××是整肃受难知识分子而出了名的“内矛”,但他能把此话告诉我,我仍然 对他不无感谢之情。因为我从他嘴里知道了张沪“自绝于人民”的手段,以及目前她身处生 死线上的概况,这是身陷严管号的我,无法得知的信息。严管号除去放风解手,是不能离开 号房的,它区别于禁闭室的标志在于这是一间房子,屋子上还有玻璃窗户;但是为了与外界 隔离,玻璃窗户上都被刷了一层白灰,号子里的人不仅没有与外部说话的机缘,连向窗外投 望的视线,都被那层白灰隔绝得严严实实。如果不是符××对我训政时告知我张沪的事发原 委,我上哪儿去寻觅张沪的消息?!
我理了一下紊乱的心绪,马上确认了他说的情况属实。我和张沪住的窑洞里,确实留下 了一瓶滴滴畏,那是为驱赶蚊叮虫咬我去曲沃县城关买来的。曲沃地处晋南,夏日天气闷 热,花脚蚊子叮得人夜难成寝。我买来它是杀蚊虫的,张沪竟然想起了这瓶可以告别世界的 毒液,谎说取衣服找到它,并把它吞下去自杀了。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天意的选择,偏偏在我生日的那天夜里,她选择了死,这倍增了我 心中的悲凉。我坐在炕上背靠着墙,一动不动地望着我手上的手铐,似乎更清楚了把我铐起 来的用心:张沪如果当真死去,我会像刚才擂打墙壁那般做出抗争,我要申诉,我要揭发。 尽管在那个年代,我的一切申诉都可能成为废纸,被省劳改局扔进字纸篓,但是对于连长之 类人物来说,对死亡记录中的自杀追查多少会给他带来一点麻烦。张沪出身革命家庭,父亲 曾是投奔延安的老革命,她自身17岁时参加上海地下党,小弟在上海解放前夕参加了新四 军……这些隶属于她周围的关系网,虽然在解放后历次的政治运动中,纷纷中箭落马,但她 还有在空军中当军长的舅舅,“文革”中他的舅舅,比“文革”前更为显赫,一旦哪一条线 提出质询,于连长将何以做答?难道仅仅为了一张纸条,就能要人一条命吗?!索性先下手 为强,铐住你能写字的双手,以防患于未然。
我缄默无言。
我的心里在滴血。
我被铐住的双手,在这巨大的刺激面前,竟然神经质般地痉孪起来,致使挂在手铐上的 那把铁锁,如同钟摆似地左右晃动了起来——我的精神已全面崩溃,我的心被撕裂了,张沪 生与死的问题,成了我心中惟一的一个结。由于几天急火攻心,当天上午严管号“放风”, 我蹲在粪坑蹬石上解大便时,大便硬结成石头一般,久久排解不出。符××不愿意在茅厕挨 冻嗅臭,先带着严管号成员回舍子里去了,他用不着担心一个戴着手铐的人;会发生什么闪 失。
突然,我身旁的蹲坑人,悄声招呼了我一句。我侧目看看,是“同类”中的病号阮祖 铨,他来自商业部,在昔日“同窗”生涯中,与我有许多共同语言:“你知道她的情况了 吗?”
我点点头。
“据说何大夫还守候在她身边,但愿好人能抗拒死神的召唤。”
第 124/169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