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科学蒙难集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二)

然而,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周期律的探求者们不仅要在同自 然界的奋斗中耗费精力,而且还要承爱来自社会方面的攻击和非难。

在法国, 尚古多的《螺旋图》 受到了巴黎科学院的冷遇。他虽然在1862年和 1863年先后把有关这方面的三篇论文、图表和模型送交科学院,但一直没有被接纳;

在德国,迈尔的《六元素表》由于遭到非难,在当时也未能及时公布于世;

在英国,纽兰兹在化学学会上提《八音律》时,不但没有受到欢迎,反而遭到 了嘲笑。英国化学学会会长福斯德森教授还当场质问纽兰兹:“是否尝试把元素按 字母的顺序排列,这样可能得到更精彩的符合!”英国化学会也拒绝发表他的论文。

在俄国,门捷列夫的阻力更大。一些知名的学者,包括他的导师,“俄罗斯化 学之父”沃斯克列森基教授和化学界权威齐宁一开始就不支持他从事这项研究,嘲 笑他不务正业。还训斥他说:“到了干正事、在化学方面作些工作的时候了!”

还有一些人说什么,门捷列夫的周期律是科学研究中“不能依靠”的“一种普 遍分类法”,来加以排斥和贬低。

对于门捷列夫的这些工作,连迈尔也曾表示过怀疑,认为他在“薄弱”的基础 上来修改当时公认的原子量,是近乎“鲁莽”的行为。

更有甚者,一些人竟对此报之以挖苦和讥讽:“化学是研究业已存在的物质的, 它的研究结果是真实的无可争辩的事实。而他(指门捷列夫)却研究鬼怪——世界 上不存在的元素,想象出它的性质和特征。这不是化学,而是魔术!等于痴人说梦!”

第 54/103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