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舌头像身体一般,本来是极随便的,此时也会有贞操和气节了;许多从前惯吃
的东西,现在吃了彷佛玷污清白,决不肯再进口。精细到这种田地,似乎应当少吃
,实则反而多吃。假使让肚子作主,吃饱就完事,还不失分寸。舌头拣精拣肥,贪
嘴不顾性命,结果是肚子倒霉受累,只好忌嘴,舌头也只能像李逵所说“淡出鸟来
”。这诚然是它馋得忘了本的报应!如此看来,吃菜的人生观似乎欠妥。
不过,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
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彷佛一只乐
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
的综合。最粗浅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鸭和甜酱,或如西菜里烤猪肉(Roast
pork)和苹果泥(Apple sauce)、渗鳘鱼和柠檬片,原来是天
涯地角、全不相干的东西,而偏偏有注定的缘份,像佳人和才子,母猪和癞象,结
成了天造地设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属。到现在,他们亲热得拆也拆不开。在调味
里,也有来伯尼支(Leibniz)的哲学所谓“前定的调和”(Harmon
ia praestabilita),同时也有前定的不可妥协,譬如胡椒和煮
虾蟹、糖醋和炒牛羊肉,正如古音乐里,商角不相协,徵羽不相配。音乐的道理可
通于烹饪,孔子早已明白,所以《论语》上记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可惜他老先生虽然在《乡党》一章里颇讲究烧菜,还未得吃道三昧,在两种和谐
里,偏向音乐。譬如《中庸》讲身心修养,只说“发而中节谓之和”,养成音乐化
的人格,真是听乐而不知肉味人的话。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惯之”
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