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嘉庆时,库存银锐减至1240 余万两。②道光朝财政形势更加险恶,尤其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五年之间,一耗于夷务,再耗于库案,三耗于河决,固已不胜其浩繁矣。"③1840-1849 年,清朝财政赤字高达7 千余万两。④国库储存显然无力支付,只能转嫁这一沉重负担。
道光帝的重要对策是,广开捐例,卖官鬻爵。有人考证,他在位时,捐输收入为3300 万两,其中鸦片战后为2/3。⑤捐输者则向人民加倍榨取,还本生财。道光帝还严旨追缴历年逋欠的钱粮,限期追比,并将鸦片战争赔款分摊各省。各级官吏全面动员,向农民催逼欠税,摊派新捐,从中渔利,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到处掀起抗捐抗税事件。战后10 年,有记载的即有100多起。人民的反抗情绪和心理普遍高涨,对洪秀全的反清思想酝酿必然产生强烈社会影响。
-----------------------------------------------------------
⑤ 章学诚:《与执事论时务书》,见《章氏遗书》。
① 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
② 罗玉东《中国厘金史》(上),页3。
③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1。
④ 周育民《1840-1849 年的清朝财政》,载《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 年第2 期。
⑤ 彭泽益《19 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页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