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洪秀全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② 同上。
  ③ 《洪秀全集》,页186-187。
  ④ 《大平天国》(一),页225。
  -----------------------------------------------------------

 
四、洪秀全与天京事变
  (一)诛戮杨韦、重掌中枢权力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沉醉在胜利的欢呼声中,他们以为清廷覆亡在即,全国江山垂手可得,陷入志骄意盈,热衷追求权力和享乐的误区。洪秀全一直把权力交给杨秀清,自己深居宫禁,成为名义上的太平天子。他恐惧杨秀清的权威,隐忍韬晦,编纂颁刻官书,设计礼制,制定天王专制的运作程序,大力宣传自己的存在,向臣民反复灌输天王是天下万国之主的意识。他得到诸王和非东府文武的拥戴,维持着天王的元首地位。其实,洪秀全性格刚烈,自命王权神授,皇权观念极强,时刻警惕和防范杨秀清的权力扩展,维系自己的天子地位。
  但是,杨秀清并不满足现有的权力和地位,他向洪秀全与诸王发起挑战,企图改变现有权力格局,从而引发一场权力再分配的内订。
  杨秀清对太平天国的胜利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不能经受胜利考验,把胜利归功于自己。建都以后,腐化日甚,东王府"土木冠绝天京","天王宫迥不及"。政治上,他竭力扩展东府势力,向洪秀全的天子地位发起挑战,仪仗队陈列五色长龙,"谓之东龙"①。科举试题曰"四海之内有东王",取而代之的意向呼之欲出②。东府参护公然宣称,"护卫东王早作人王",散发着武力取代的火药味。杨秀清欲效法赵匡胤,"阴有自立意,令其下皆呼万岁",向洪秀全最后摊牌。③就是说,杨还要改变权力结构的现状,把洪秀全赶下天子宝座,自己上台作天王。
  事态尚不止此。杨秀清还想以东府集团取代诸王势力。他屡次凌辱韦昌辉,惩处秦日纲、胡以晃、陈承瑢,甚至诬陷秦、陈"帮妖",制造冤案。④他还逼勒、侮辱坚持法治的石达开岳父黄玉昆。对翼王亦不信任,经常借故调遣,翼王对东王常常"惶惊流汗"⑤。于是,韦、石、秦三王"积怒于心",坚决反对东王改变现存权力结构。他们暗中同情与支持天王,企图限制杨秀清的势力扩展,对东王"口顺而心不息",构成反对派的联盟;而且,请王原来就各有山头亲信,加之横向联合,势力不可忽视。
  天京事变正是中枢权力再分配的产物,诸王根据各自集团利益不断组合、分裂、内讧,酿成了持续一年的惨祸,几乎导致天国的倾覆。
  杨秀清的逼迫使韦、石不能忍受,大约在1856 年破江南大营前后,二人密议,杀杨氏兄弟三人,"不得多杀"⑥,并报告天王,请求旨准动手。天王心里赞成,但"口中不肯",持审慎态度。当时,杨还未逼封,洪的主座尚未受到直接威胁,诛杨也非易事,甚至可能招来祸殃。因此,天王决定引而不发,更没有惩处犯了大逆罪的韦、石。看来密议导致了诛杨的三头同盟,大家心心相印,暗中串连,又拉进了屡受诬罔的秦日纲、陈承瑢,一个地下活动着的诛杨集团正在纠集力量,准备起事。杨秀清防范森严,密布监视网络,又四面出击,欲图镇慑心目中的反对派,结果适得其反。不啻为渊驱鱼,迫使反对派加速联合,使孤居深宫的洪秀全不断得分,集聚摊牌的力量。杨秀清为达到"山呼万岁"之目的,决定采取"逼封"手段。他把韦、石、秦分别打发到江西、湖北、苏南督师。 1856 年8 月22 日,逼迫处境孤危的天王封他"万岁"。洪只得答应,但把册封之日推到杨的生日--9月23 日,图谋争得短暂时间,以便组织反击。他暗中密诏盟友进京诛杨。9月2 日凌晨,韦、秦、陈联合诛杨成功,三头同盟宣告胜利。但石达开行动迟缓,徘徊于皖赣之间观望形势,没有直接介入内讧行动。
  -----------------------------------------------------------
  ① 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太平天国》(四),页668。
  ② 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113。
  ③ 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二),页247。
  ④ 《天父天兄圣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页128。
  ⑤ 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三),页261。
第 16/126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