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转换观念,摈弃传统的封建大国心态,与外国相互尊重,从而建立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
洪仁玕提出,在具体礼仪上应该贯彻新的观念和做法: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其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等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些不敬之辞只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因此必须祛除自大虚骄的政治心理,树立近代外交观念,"内修国政,外示信义。斯为得耳"。这样。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致力于内部的政经革新,建设兵强国富的近代化国家,就能"与番人并雄",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生存发展。呤唎赞扬洪仁玕具有新型的外交观念,"培植对外国人民的友好关系①。"
其二,在独立自主的原则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供仁玕指出:"凡外国人技艺精巧,国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唯许牧师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他主张透过对外开放引进各国的"技艺精巧"和先进的"邦法",允许传教士和具有技艺之人来内地传授知识,以帮助中国人学习近代文化和科技,有利于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而且,一切外国人都必须遵行太平天国"国法"。
洪仁玕对鸦片贸易,态度严厉,政策果断。明确规定要以强制手段"绝其栽植之源,遏其舶来之路,或与外洋入之烟,不准过关,走私者杀无赦。"这与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彻底屈服,接受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款形成鲜明的对比。
吟唎认为,太平天国一贯坚持禁止鸦片贸易,维护了国家主权,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指出:英国从事这次军费浩繁的战争目的,就是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以便使英国获得其他种种利益。而太平军以死刑来严禁鸦片,--无论这对中国人是多么有利,无论人道主义提出的神圣要求是多么不容置疑,--都是不利于额尔金条约得来的利益。他认为这是英国改变中立政策,反对太平大国,支持清朝的重要原因之一。①洪仁玕流亡香港时,曾和许多外国传教士私交甚善,曾得到一些人的支援和帮助。因而当洪仁玕在天京执掌权柄时,西方传教士怀着改良天国政治和宗教的动机,试图透过洪仁玕 来对太平天国施加各种影响。洪仁玕虽然热情友好地接待传教士,与他们沟通联络,宣传太平天国的宗教和对外政策。但是在处理涉及到国家主权的原则性问题时,坚持了独立自主的严正立场。既忠于洪秀全,也维护太平天国的国家利益。
-----------------------------------------------------------
① 吟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页58。
-----------------------------------------------------------
1860 年夏,太平军进军苏杭时,洪仁玕曾致书密迪乐,要求驻上海的外国军队要严守中立,对太平军的行动勿予阻挠,而且,他对清政府开放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长江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不予承认,引起列强对太平天国的干涉行动。对此,洪仁玕致书表示抗议。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无视抗议,坚持反对太平天国的立场。洪仁玕对到苏州访问的艾约瑟、杨笃信揭露英国的无耻行径,指出:"这种行为,首先是对我个人的一种侮辱,其次,在太平天国与清朝交战之际,外国人直接违反了中立态度。"①义正辞严地维护太平天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
-----------------------------------------------------------
① 吟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
英国传教士慕维廉到天京要求洪仁玕同意他到太平天国境内传教,洪仁玕担心他的传教会不利天国统治的稳定,因而拒绝了他的要求。1861 年8 月,英国为其商船在吴淞口上游萧家港失踪之事,派员到天京,向当时主持太平天国外交事务的洪仁玕进行交涉。洪仁玕经过调查,认为此案与太平军无关,严正拒绝了英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
罗孝全是洪秀全和洪仁玕的师长。 1860 年10 月他来到天京,住在干王府,受到原来二位学生的热情接待和重视。曾担任洪仁玕的翻译官,一度还任外务丞相,协助洪仁玕处理外交事务。罗孝全怀着两个目的:劝导洪秀全改造拜上帝教,全盘接受基督教理论;影响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维护西方列强的权益。对此,洪秀全与洪仁玕,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既不愿按照罗孝全的愿望彻底改造拜上帝教,又在谈判中拒绝接受列强提出的不进军上海等通商口岸的无理要求,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因此罗孝全十分恼怒,他与洪仁玕的关系也日渐恶化。当这位传教士违反太平天国法度,擅自收留了一个犯有死罪的人作仆役,并予以保护时,洪仁玕坚持天国律法,惩处人犯。罗孝全借此逃离天京。他说:"我知道我传道之事是没有成功的希望"①。并咒骂太平军是"一群强盗,必须受到外国人的剿杀"②。其他传教士也和罗孝全心境相似。从他们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出洪仁玕坚定的爱国和反侵略的立场。
列强官方人士对洪仁玕更加憎恨。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攻击洪仁玕为人狡猾,其理论与行动,"均不甚正大光明","彼之著作,不过是一种笼络外国传教十之手段而已。"常驻天京与洪仁玕素有交往的英国翻译官富礼赐因无法转变洪仁玕的立场而心怀仇恨,他说:"他的自尊自大之心毁灭了一切,由他经验而得之知识,鄙俗的歌颂、赞扬,一由各方面尽量给他的一切都不免有相当的恶果。"③在洪仁玕主导下,太平天国外交较前期更加务实和理性,具有近代外交的特色。前期的天朝上国观念大有改变,在官方外交文书中"来朝"、"进贡","天下万国真主"等陈旧词藻基本消除,代之以"贵国"、"外邦"、"外国"等近代称谓。而且,与英美等国使节展开近代模式的外交谈判,坚持国家主权,采取灵活的谈判策略,作出适当的妥协,达成了若干协议,延缓了中外敌对势力勾结的时间,以集中力量打击清朝,度过危机。
1862 年初,太平天国拒绝英国的无理要求,进军上海,外国侵略者终于撕开中立的伪装,与清军联合向太平军发起武装进攻。太平军将士认识到"洋兄弟"的实质。李秀成警告曾国藩说"为公虑者,洋鬼定变动之","要防鬼反为先"。①洪仁玕也充分认识到"现在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②。他们都提出了反对列强侵略的紧迫课题。
洪秀全毅然号召将士与清朝的"番鬼盟军"血战到底。洪仁玕对此坚决支持。太平军同仇敌忾,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启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武装斗争的先河,铺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篇章。
-----------------------------------------------------------
① 《太平天国史译丛》,页140。·462·① 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页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