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只喝啤酒的,有申明什么酒都不能沾唇的……但最后每人跟前还是
至少都有两个斟满不同酒的酒杯。啤酒是卢宝桑从什刹海银锭桥畔的
「烤肉季」弄来的,尽管只有五瓶,但他能马到擒来,确也很不简单
——他一边给大家往玻璃杯里倒著啤酒,一边夸耀著自己刚才的「战
功」,内心里洋溢著一种该他敞开肠胃吃喝的自豪感。
北京市民的家宴式婚礼,在解放前,不消说有著极其繁琐的仪式:
女方一下轿,便要立即拜堂,早先都是先对著 「天地码儿」(神像)拜,
后来有的改为先对著大红喜字拜;此外还有拜高堂、拜姑嫜、夫妻对
拜……等无数的拜 (所谓拜,严格来说,是要跪下磕头的);此后是入
洞房、揭盖头、坐床、更衣……还要 「吃饺子」(这是一种仪式,司仪
喂一个饺子,问:「生不生?」要答:「生。」)、吃 「长寿面」(一小碗,
但面条极长,有只以一根煮成的)……待所有仪式过完,新郎新娘大
都已经精疲力尽,但真正的婚宴,到那时方才开始——新郎新娘少不
得还要打起精神,应酬与宴的亲友。解放后,北京市民的婚礼受到才
入城干部们的影响,轿子、盖头、「天地码儿」之类的讲究不消说迅速
消亡了,但婚宴上的仪式也并不简单,大体上分以下几个环节:一、
鞠躬:对领袖像三鞠躬、对家长三鞠躬、对主婚人三鞠躬、对来宾三
鞠躬、相互三鞠躬,最后司仪者还要得意地说:「给我三鞠躬!」这样
一来,共计总要鞠十八个以上的躬;二、主婚人(一般是单位领导)
致贺辞;三、家长讲话;四、来宾致贺;五、请新郎新娘「坦白」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