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神怪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范围也很广泛。这本书也不例外。全书分为“囊底”、
“镜中”、“倚杖”、“捻须”、“灭烛”、“焚尘”、“獭祭”、“豕渡”、“裂眦”、
“驱睡”、“泛叶”、“插菊”等十二”寄”,所记有正经的忠、孝、悌、义、正气、廉介
,有孔丘所不语的鬼、怪、人妖,有指正“习语”、“称谓”错误的文字,以及官场洋相中
使人“乐然复笑,笑之中有箴规焉”的幽默故事。
社会科学类
佚名:《尚书》
《尚书》的意思是上古帝王的书,是中国最古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
分是帝王的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字。大体上说,平时的叫“诰”,战时的叫“誓”
,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叫“谟”。
《尚书》是五经之一。它被称为经,始于《荀子》劝学篇,到了汉朝,才开始以经的面
目流行。五经中《尚书》的问题很多,因为它出现了两种版本,闹得乌烟瘴气。
第一种版本——秦始皇烧书时,秦博士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就逃难了。汉文帝时候
,挖开墙,发现只剩二十九篇,他的学生就用当时的文字(隶书)流传下来,叫做《今文尚
书》;第二种版本——汉景帝时候,鲁恭王翻修自己的宫殿,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