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朝黄中之乱的时候,曹操加入讨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四十岁以后,他把汉献帝
迎接到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吕布、袁绍、袁术等敌手,成为中国北方的强
人。
汉朝未年,在未央宫里王孙残的时代,政权早就风雨飘摇了,它的命脉能够延续三十年
,实在是曹操之力。曹操这种英雄,在安定中原几平海内之余,忍不住自己说:“设使国家
无有孤(假若国家没有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复查历史,当时若没有这种人
,哪里是三国鼎立,早已是三十国鼎立了。所以这种自许,不是吹牛,而是有自知之明的持
平之论。
曹操的抱负是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词章。“他在文学上,
也是有成就的作者,现存二十多首乐府歌辞,苍凉悲壮,气概万千,都是他的杰作。
蔡琰:《悲愤诗》
蔡琰(约一七七~?),字文姬,又字昭姬,河南杞县人。她是蔡邕的第二个女儿,“
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在才具上,很像她父亲。
蔡琰嫁给卫仲道,没有小孩,丈夫死后,就回娘家守寡。天下大乱,她被胡骑抢走,流
落南匈奴十二年,做匈奴左贤王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后来曹操当政,曹操怜念老朋友蔡邕
惨死,又没有子嗣,女儿也流落异域,乃遣使者用金币把蔡琰赎回,嫁给董祀。
后来董祀做官犯法,判了死罪,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当时满朝公卿在座,曹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