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平等:《楚辞》
屈平(前三四○~约前二七八),字原,湖北秭归人。他是楚国人。关于他的身世,疑
点很多,但他最后忧国怀君,投水而死,却成了中国人的共识。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相传就是他投水的日子,大家用龙舟竟渡来救他,用粽子来祭他,都表示对这位死难人物的
怀念。
司马迁曾去屈平自杀的地方,垂泪想他,为他写下了《屈原列传》,是中国最动人的一
篇传记。
屈平的作品,据王逸的《楚辞章句》,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
《九章调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是《楚辞》的精华。《楚
辞》是《诗经》以来的一种新诗体,是汉朝刘向把屈平、宋玉等作品编集后定名的。
一般说屈平的作品以怨君为主题,并不尽然。细看以后,可以发现他的主题其实是一种
出世主义、一种以楚巫为基调的神仙思想。这种主题本身就含有多情善感的凄凉意味,这是
他自杀的人生理论。没有这种人生理论,他自然可以“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了,自
然也就不必以一死来明志了。
佚名:《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