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在扬州安定书院时,书院山长沈祖志夸自己的诗多好多好,在满座附和之际,汪中
说你为人师表,不以经世之学启迪后进,只会以写诗自命,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何况诗又
写得不好!
汪中自述说:“中尝有志于用世,而耻为无用之学,故于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之事
,皆博问而切究之,以待一日之遇。下至百工小道,学一术以自托。”可见他志趣的不凡。
汪中“性情伉直,不信释老阴阳神怪之说,又不喜宋儒性命之学,朱子之外,有举其名
者,必痛诋之。……且言世多淫祀,尤为惑人心、害政事,见人邀福祠祷者,辄骂不休”。
他破除迷信的火气,竟一至于此!
俞正燮:《癸巳类稿》
俞正燮(一七七五~一八四○),字理初,安徽黟县人。《清史稿》说他:
性强记,经目不忘。年二十余,北走充州谒孙星衍。
时星衍为伏生建立博士,复访求左氏后裔。正燮因作《邱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
,星衍多据以折衷群议,由是名大起、道光元年举人。明年,阮元主会试,士相谓曰:“理
初入彀矣!”后竟落第。其经策淹博,为他考官所乙,元未之见也。房考王藻尝引为恨。又
说:“正燮读书,置巨册数十,分题疏记,积岁月乃排比为文,断以己意。”他的学问,就
在这种好记忆的硬功夫下,“博古通令,世罕其匹”起来。
戴醇士《习苦斋笔记》有一条记俞正燮六十岁后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