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菜也是靠河工发起来的,广东等省靠洋务,扬州靠盐商。
这些都是肥得流油的缺,衙门里上上下下哪个不吃?
四川是天府之国,当官的关起门来吃,杜甫在四川写的诗,有多少写的是那些官员的吃喝!这个“饮”、那个“饮”的。
说到淮扬名点,也是一边吃鸦片烟,一边躺在烟榻上琢磨,琢磨好了就找个顶尖的大师傅来做,总之是变着法儿吃。这些地方,哪个不是几百年地吃下来,菜就自然愈弄愈精。
至于他们祖上,可能是广收博采,集各种流派之大成,岂有他哉。
到了他这里就变得既可奢华,也可就简。他的确改变了很多。
也或许说,他又回到了先祖那个境地。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回归?
不过从他那个家系的历史来说,那个拿着一把凿子开山的先祖,想必也是这样绘声绘色地吸食面条,更可能生嚼大葱大蒜,那种他革命一生也不能接受的挑战。
在用一方方未凿的石块交换什么的时候,锱铢必较得让人汗颜也未可知。
从什么时候起,他们这个家族开始禁止子女这样吸食面条或是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