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外赏荷时,
数里红莲映碧池;
好是天香楼上坐,
酒阑人醉雨丝丝。
这说的是夏天,其实冬季生意更好,又尤其是元宵节前后。「一绺
儿」胡同南侧,挨著后门桥,有座火神庙,现在遗痕犹在。本世纪二
十年代以前,每逢元宵灯节,据说庙中都要烧 「火判」,即将中空的泥
塑神像,填以薪炭,燔火燃烧,不但使其体腹红透,而且还要「鼻头
出火耳生风」。这自然要吸引无数的市民去观看,其中一部分在观览之
余,便不免要到「天香楼」中痛酌一番。如今年过七十的北城市民,
忆起当年景象,往往还能形容个淋漓尽致。海老太太和胡爷爷在鼓楼
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时,就不知把这话题炒过多少遍「回锅肉」。
然而随著时代的变迁,北京饭馆的数量一度大大减少,酒馆一度
濒于绝迹。到粉碎「四人帮」之后,饭馆的数量和种类才有所增添,
酒馆也略有恢复。当然,旧时代里酒馆的繁多乃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生
态,那一「传统」本不值得大力继承,但适当地向市民提供一点「随
意便酌」的场所,开设一些管理得当的专卖酒类和酒菜、备有坐席的
酒馆,看来也还是必要的。一九八二年年末的钟鼓楼一带,这样的酒
馆出现了一家。它位于鼓楼后面、钟楼前方的钟楼湾胡同之中,是一
所平房,叫 「一品香烟酒店」。里面设有四五张方桌、十多张方凳,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