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村长
真真是一场热闹的聚会.小契喝醉了,郭祥和大乱把他搀回家去.大妈心里有事,锅碗也顾不得刷洗,就动身去找村长.
这村长名叫李能,识字不多,但很有才干.人说:"不怕事儿难办,只要李能的眼珠儿转一转."他生着一双大眼,那滴溜溜的眼仁一转,就来了主意.上面下来什么工作,他都布置得头头是道,常常是最先完成;还能把工作经验,一套一套地汇报到区县里去.特别是他说话和气,对上对下,人缘全很好,因此在区县干部和村里群众中,他都很有威信.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他"大能人",说他跳到井里,也能找出个干地方儿.
据老年人说,他原籍不是凤凰堡人.是他爹逃荒用一条扁担把他挑来的.乍来时,他和父母就住在村东头的小庙里,靠讨饭过日子.后来他爹在谢家扛了长活,也就在这里落了户.他爹是一个极有心计舍命苦干的人,看扛长活实在落不下钱,就辞去了长活,白天打短儿,夜间编柳罐.每进来一文钱都捏得汗淋淋的.日久天长,竟买了几亩地.有了地,他心气儿更高了,家规也更严了.全家大小,白天下地里干活,黑间编柳罐,一年到头,只睡半宿觉.打下粮食,大部存起来,一年四季不是粗糠就是细糠.直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吃一顿净粮食面做成的悖悖.这样经过20年的苦拽,就零零星星置买了十五六亩地,勉强成为凤凰堡的一个中农.可是李能一家已经筋疲力尽,李能的母亲像一个耗尽灯油的干捻子似地去世了.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谢家露出口风,要李能的爹把邻近谢家的一部分土地转卖给谢家.这事真如同晴天霹雳,李能的爹死也不肯答应.谁知几天过后,半夜里突然来了一帮土匪,把李能绑架走了.李能的爹哭了几天几夜,才忍痛卖了十几亩地,把李能赎回.李能的爹从此变得半疯半傻,一天傻坐着,也不做活,也不说话,痴呆呆的.不久,他腰里又生了一个疮.请医抓药,剩下的几亩地不到半年就踢蹬光了,最后,人扶着他在卖契上画押的时候,他咽了气……
父亲的死,使李能对谢家非常仇恨,但又无可奈何.眼前黑茫茫的,看不见一丝出路.七七事变前几年,地主剥削农民还有一种很厉害的方式,就是贩卖料面(海洛因的俗称,是鸦片一类的麻醉剂.).只要抽上它,用不了多久,就会倾家荡产,乖乖地把土地交到地主手里.李能竟跳到了这个陷阱.不久,就把仅剩下的两间房子典押给谢家,又住到当年全家逃难住过的小庙里去了.瘦得皮包着骨头,披着破衣褴片,人不人,鬼不鬼,情景十分可怜.
直到八路军过来,强迫这些不幸的人把料面瘾戒掉,这才将李能挽救过来.大妈常常劝导他,分配他做一些抗日工作.抗日后期,他就已经是村里很顶事的民兵.不过他最出色的表现,还要算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