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走向混沌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久别胜新婚,夜里干了几回?”
“他妈的,你比我们强多了,一抬腿就能去天河配!”
惟有那位法国的传教士高学海,似乎看出我的情绪并不太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他 自言自语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法语,抒发他自己的心绪——他究竟在说什么,没有人知道, 也没有人想知道——我给他起了个“高老夫子”的绰号,在组里除了我对他十分尊敬之外, 几个解禁的流氓罪犯,实际上把他看成是一个影子般的人物。
我只好把泪往肚子里流。在劳改生活中,我不能过多地流露真情,因为这里的队长已然 不是董维森的类型,他们两只眼睛时刻在盯着思想犯。一旦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那可是不得 了的事情。过了10月,接近了年关,劳改队要例行文艺演出。有一天,崔指导员把我找到 他办公室:
“你把你们组学毛著后,立刻见行动的好人好事写一下。”
“您看,我该写谁呢?”
他说:“你们组里何××(我已忘记他的名字了),因为是个惯窃,才有个“何大拿” 的外号。这你知道吗?”
“知道。”
“他学了毛选中的老三篇以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有了变化。前两天,他在收工的路 上,拾到了五毛钱,交到中队来了。你就写写他这一段吧!”
我只能点头称是——尽管我明白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还是应了下来。之所以如此,当 时我们组正干着刨冻土的活儿,每天抡铁镐刨冻土的活累我倒是不怕;怕的是那漫天漫地的 白毛旋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前文已经说过,这儿是个大盐碱滩,七八级的大风一刮,一 片白黄色的沙尘吹在脸上,苦咸苦咸。冻土有三四十公分厚,手上震裂的口子虽然贴满了胶 布,还是照常开裂。留在监号写点顺口溜一类的东西,可以少受点风沙之苦,这是原因之 一。之二,让你写你就得写,否则是个政治态度问题——与其如此,何乐而不为?!
进劳改队以后,我已经多次干过这种差事。但是每每充当这种角色时,常常勾起我死去 了的文学的梦幻,实在有愧于心。同组的人都知道,“何大拿”不过是变了个小小的戏法: 他自己先把五毛钱丢在什么地方,再当着别人的面,把钱从那地方拾起来,然后把钱送到队 部办公室——戏法就这么简单,一下就成了学习老三篇的积极分子了。写!我还得把假的当 成真的写!
整个的时代,都跳起了假面的忠字舞,一个“二劳改”,还要什么自我清高?
到了新年,我写的《“何大拿”学毛著》,是以山东琴书的形式演出的。我们全组人 员,一起上阵。为此,我们全组得了个集体学老三篇的优秀奖。在台下听着队长表扬我们的 时候,我的心在暗暗发笑:好一个“何大拿”,一个小小的把戏,不但给自己的脸上贴了金 粉,还给我们全组画上了红脸。
可笑?
可悲?
可耻?
可乐?
时代既然充满了荒唐,荒唐多了,也就不觉荒唐。
但这一切,都只是过眼烟云。当我的良知苏醒的时候,内心一片苍凉,正是因为醉中有 醒,到了年节的晚上队里破例允许喝酒时,于是就有了《与贼同醉》这场正剧。那天队里吃 的饺子,饭间,其他成员都去各找各的朋友,摆龙门阵去了。我本来是想去三队找李建源和 阮祖铨两个同类去谈心的——从探视张沪未果而归,我的心情一直不好,与同类中的友好聊 聊,不外想排解一下不佳的心绪。但是“何大拿”把我拦在了门口,他说他感谢我写了他的 事,要对我表示一下谢意,说着举起了他手中的那个酒碗。
同在一个组里生活,我不好推辞,便拿出我腰里揣着的酒瓶,并拧开瓶盖说:
第 101/169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