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科学蒙难集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3月30日,普鲁士科学院接受了爱因斯坦3月28日退出普鲁士科学院的辞呈,并 在教育部长卢斯特(B.Rust) 的指使下,拟定了一个公开声明。声明宣称:科学 院对爱因斯坦的辞职,并不感到遗憾。4月1日,这份声明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同一 天, 科学院作出了最愚蠢的举动: 德国最大的科学院开除了最享有盛名的、堪称 “国之瑰宝”的院士——爱因斯坦。


法西斯的淫威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焚书开始了。1933年5月10日,一个沾满 了奇耻大辱的日子。那天午夜,在一片欢呼声中,反动学生将几万册书投进柏林国 家歌剧院广场中央的火堆里。这些书中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 也有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手稿。世界上最宝贵、最难得的精神食粮被跳动的火焰 无情地吞噬了,科学和文化在火光中化成青烟。

1933年8月, 德国要悬赏、重金收买爱因斯坦的头颅!后来,一位从柏林来的 朋友给落难奔走、飘泊异乡的爱因斯坦带来一本棕色封皮的画册。画册的第一页就 是爱因斯坦的大幅照片,并附有罗列罪行的说明文字,文字的下面是一个括弧,括 弧里面有四个小字:“尚未绞决”。

深刻的启示

相对论发展的历史是真理与谬误斗争的历史,也是进步与习惯、反动势力斗争 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又是一部深遭灾难的历史。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从中得 到深刻的启示。

首先,爱因斯坦相对论蒙难的史实告诉我们: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制约着自然 科学的发展。列宁指出,期望在雇佣奴隶制社会中有公正不偏的科学,乃是一种极 愚蠢的天真。事实上,如果新科学成果与占统治地位的反动阶级的阶级利益之间发 生了根本的利害冲突,那么,新的科学成果就必然遭到疯狂的反对甚至扼杀。当然, 真理绝不会因为遭到反对而变成谬误,他们对科学的践踏必定是徒劳的,它改变不 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然而,反动阶级的干扰和破坏在历史上确实起过阻碍科学技 术发展的作有。这一点,德国物理学的发展在鼎盛时期之后出现大休止符的事实已 经作出了见证。如果德国的反动阶级不占统治地位,科学没有成为政治狂人歇斯底 里的牺牲品,“物理学的教皇”爱因斯坦以及后来那些影响40、50、60年代科学水 平的科学家不被驱赶,那么德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又会怎样呢?

其次,爱因斯坦相对论蒙难的史实还可以启示我们:科学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 折的,它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当科学史处于转捩时期。

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所以,任何自然 科学理论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它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不完备的,是相对真理。它只能从一定的侧面, 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随着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发展, 科学理论也不断从更高的层次上、更广的范围里得到完善和提高。

但是,实际上科学每前进一步,总要遭到世俗偏见桎梏的束缚。这往往是由于 人们对已经获得的科学理论,盲目崇拜,将其绝对化,把本来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理 论当作“终极真理”接受下来。这样,一旦当已有的理论在某一个地方被突破时, 人们开始会瞠目结舌,迷惑不解;继而排斥非难,横加指责;甚至肆意抹杀,全盘 否定,给科学的发展造成阻碍。

第 48/103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