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老微眯着眼,看似并不专心地听完,又低声向祖远询问了几句什么,目光诧
异地在羸官和岳鹏程脸上打了几个交叉。然后,平和地问道:
“羸官同志,你有什么具体想法没有哇?”
“具体想法当然还不成熟,或者说还没有实施或实行。”
羸官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语气愈发平静、沉稳。他说: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必须因地制宜,多种办法,多种路子。原则就是一个:有利于发
挥自己的优势。就登海镇多数农村来说,最大的优势是山多土地多。离开这个优势
去谈发展,好比赶着牛车登月球,抓把西北风盖大楼。发挥山多土地多的优势,一
是地上,一是地下。地下,李龙山里,石灰石、火山灰、铁矿石、粘土样样有,办
个水泥厂,绝对是天作之合。地上,过去就是粮食。但要翻身,单纯种粮食不行,
必须上林果和其他经济作物。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把地下地上这两个优势用好用
足,从开山采矿到运输粉碎、烧制销售,从果树管理到果品收藏、深层加工,各自
形成一个“一条龙”网络,山和土地就会变成摇钱树和小金矿。绝大多数农村就不
愁发展和富裕不起来。而这种发展和富裕是谁也动摇不了,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
他说:小桑园原有苹果五十亩,桃、梨、杏五十亩。前年一次栽了一百亩葡萄、
二百亩山植。此外还有几个厂子。我不说厂子怎样,也不说桃梨杏葡萄怎样,单是
山植一项,去年国家牌价八毛七,实际卖到一块五。今年我不向多里说,按一斤一
块钱。一亩地五千斤,二五就是一百万。这是地上一项。地下,大伙都知道小桑园
村后那座山整个儿是个石灰石矿,储量足够一百年开采。水泥厂建起来,单是开采、
卖料、运输这三项,一年五六十万纯利手拿把攥。地上地下这两大项加起来,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