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钟鼓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侍奉于北面的家长这样的一种含义。它的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特定的
秩序,安适的情调,排外的意识与封闭性的静态美。当年里院有大方
砖砌出的十字形甬路,甬路切割出的四块土地上,有四株朱砂海棠—
—如今仅存一株,而且已大受损伤;不过,后来补种了一株枣树,现
在倒长得有暖瓶般粗了。在正房的阶沿下,当年在石座上有两只巨大
的陶盆,里面种著荷花。沿著 「抄手游廊」,点缀著些盆花,吊著些鸟
笼。如今这类画面也都消逝殆尽了。
我们已经知道,如今西屋靠北头的两间,住著正在为小儿子办喜
事的薛家,南头那一间呢?门时常锁著,那位女主人并不每天回来,
她另有住处。而东屋北头的两间,住著那位说话永远聒噪夸张的詹丽
颖。南头那间住著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都是工厂的工人,这天上早
班去了,所以暂且锁著屋门。
为了获得一个对今日这个四合院更准确的印象,我得提醒读者,
几乎每家都在原有房屋的前面,盖出了高低、大小、质量不同的小厨
房;而所谓 「小厨房」,则不过是七十年代以来,北京市民对自盖小屋
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它的功用,越到后来,便越超过了厨房的性
能,而且有的家庭不断对其翻盖和扩展,有的「小屋」已全然并非厨
房,面积竟超过了原有的正屋,但提及时仍说是 「小厨房」;因为从规
定上说,市民们至今并无在房管部门出租的杂院中自由建造正式住房
的权利,但在房管部门无力解决市民住房紧张的情势下,对于北京市
第 235/49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