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许多问题。
《说文》就是《说文解字》,它的真正的价值,直到清朝才被认定出来。其中以段玉裁
、桂馥、朱骏声、王筠等学人功劳最大。丁福保汇集历代注家于各字之下,成《说文解字诂
林》一书,最方便实用。
陈彭年等:《大宋重修广韵》
文字学在中国古代叫“小学”,因为读经书要先识字,所以叫“小学”。“小学”分两
大类:一类是字义,一类是字用(字和辞的联缀用法)。字义中有一个附庸,就是“音韵”
。在传统中,“小学”是“经学”的附庸,“音韵学”是“小学”的附庸。中国字典有三类
编法,从意义上分类的,有“尔雅”、“方言”、“释名”;从字形上分类的,有《说文》
、《玉篇》;从读音上分类的,有《切韵》、《集韵》、《广韵》。
《广韵》原为隋朝陆法言所著,宋朝陈彭年、丘雍等花了五年工夫重修的,全名叫《大
宋重修广韵》,它是世界上最早也最完整的一部“声音的书”。
《广韵》共五卷,分二○六部,收了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字。它把每个字都先说明意
义,再注上声音,然后把许多同音字,排成一组,放在后面。它收的字,超过《说文》、
《字林》、《玉篇》等书,所以它是宋朝以来的最通用的一部字典(后来的《康熙字典》收
了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字更多了)。
《广韵》的另一价值在它保存了魏晋以来的许多古音,在对中文溯源寻根上,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