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约前三八五~前三三七),河南荥阳人。《史记》在《老子韩非列传》后面带
了他一笔,说他是“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
五年(前三五一~前三三七)。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秧重“法”。《韩非子》有一段话
,说到这点: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
,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中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
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
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好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
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申不害也是早期的法家。《史记》有“著书二篇,号曰申子”的话,《汉书》有“申子
六篇”的话,但这些全本都失传了。《战国策》中有申不害为亲戚讨官做的故事,韩昭侯不
答应,要他坚守法治原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公孙鞅:《商君书》
公孙鞅(约前三九○~前三三八),是卫庶公子,故叫卫鞅;又被秦封于商,也叫商鞅
。他年轻时候,就有“奇才”,后来见到秦孝公,他向秦孝公第一次说以“帝道”,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