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郑板桥集》
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十七岁中秀才,三十
岁前落拓扬州,卖画度日,“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四十岁中举人
,四十四岁中进士。
郑燮三十岁前,有一个儿子,可是在“天荒食粥竟为常,惭对吾儿泪数行”的穷困下,
营养不足儿子死了。他中进士后,做了山东潍县的“七品官耳”,为了救济难民,得罪了上
司,丢了差使。他在潍县作《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诗,表达民间疾苦,都
很动人。潍县人感念他,为他立了生祠(明朝的生词多是为魏忠贤等坏蛋立的,清朝的生词
就不同了)。
丢官以后,郑燮住在扬州,继续卖画,“一缣一楮,海内争藏之。”他自订润例,幽默
的说:
大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乐
,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帐,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他为人的洒脱风趣,可见一斑。
全祖望:《鲒埼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