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求成,将任其不成乎???'世有持弓挟矢而甘心于空返者乎?'??"①《河南程氏遗本》卷十一。
②朱熹《四书集注·孟子》。
③《朱子语类》卷十三。
④《朱子语类》卷十三。
①王守仁《传习录上》。
①颜元《四书正误》卷一。
②颜元《四书正误》卷一。
③颜元对二程、朱熹等宋代理学家的义利观尤为不满,说他们拾起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衣钵,空谈心性(他们以为这就是义),不讲实事、实利,以至"误人才,败天下事??"④。他们只要人读书"静坐","??必欲人读天下许多书,是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于是"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⑤。又说:"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即朱熹)为之。"①宋明两个王朝的覆灭,不能不说是与宋明理学特别是关于义利之辨的空疏荒谬有关的。以上颜元着重批判和纠正了董仲舒和二程、朱熹宋明理学家对于义利之辨的空疏之谈,澄清了义利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把义利两者融合一起而统一起来。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用公平合理的准则(义)来分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利)。颜元作为封建社会的学者,能在封建社会的义利问题上提出这个意见,是很可贵的,是可以和孔子、荀子等提出的义利观综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以继承和发扬,注入新血液,为新社会服务的。
③李《论语传注问上》。
④《习斋年潜》。
⑤《朱子语类评》。
①《朱子语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