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太平天国文物图释》,页266。
① 吟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军25 章。
② 《幼主诏旨》,《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63。
③ 《太平天国史译丛》(一),页208。
④ 吟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页290。
-----------------------------------------------------------
他国家工艺品和工业品自由进口",①发展对外贸易,大量出口丝茶,以换取西洋枪炮等军事武器。对外贸采取各种鼓励政策,如发给外国人路凭、印凭、关卡凭照等,使外商畅行无阻,从事正当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在有的地方,还采取免税措施,如在攻取宁波后,宣布"三个月内不收关税"②,以鼓励对外贸易恢复和发展。并主张学习西方精巧的技艺和治理国家的宏深邦法,准许外国"技艺精巧"的技术人员到中国传授技艺,同时"将各种机械技术的改革,介绍到国内来。"③,在学习四方问题上洪秀全起了带头作用。在太平天国前期,他就学习、改造了西方的基督教;后期又"如饥似渴地沉浸于那些送来给他的科学方面的书籍"④。因此,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一个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新气象。如慕王谭绍光对西方科学文化和制度颇为留心,"常爱谈及欧洲的政治和发明"①。侍王李世贤"十分熟悉欧洲的政治,并且对于一般中国人茫然无知的问题也很精通。"②忠王李秀成向外国传教士请教过"许多关于机器的问题"。洪仁玕和章王林绍璋等人在政务繁忙之余,还学习英语,并督促他们的儿子"用一些绘有图画附注中文的书学英文"③等等。此外,天国后期,洪秀全还设立了办理外务的外交机构,由洪仁玕、李春发、林绍璋、蒙时雍等主其事,和外国使节进行正常外交谈判,在对外关系方面开始了近代化的初步尝试。
-----------------------------------------------------------
① 1860 年9 月11 日上海《大陆记事报》。
② 《太平天国史译丛》(一),页191。
③ 1860 年9 月11 日,上海《大陆记事报》。
④ 《太平天国史译丛》(一),页76。
① 《太平天国史料译丛》,页75。
② 吟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下),页630。
③ 吟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页182。
-----------------------------------------------------------
此外,在观念近代化方面,洪秀全也作了自己的努力。
其一,对传统"天道观"的批判。封建统治者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禁锢人们的思想;洪秀全则认为"物极必反","暗极则光","事有常变,理有穷通"。在实践中不断变革、创新。他先主张变清朝黑暗腐朽统治为"公平正直"之世,后又把绝对平均主义模式为特征的理想社会方案改造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化方案。这种变化发展的观点,虽不是近代发展观,但却凸显洪秀全艰辛探索的思想演进轨迹。
其二,对传统义利观的冲击。传统义利观重义轻利;而洪秀全旨准颁行的《资政新篇》则主张高声言利,鼓励致富。
其三,对传统公平观的怀疑。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设计的是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传统公平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后期,他赞同《资政新篇》以商品经济要求机会均等的公平观,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原则来破除小农的平均主义观念。这表明他对传统公平观产生了怀疑和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