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冷笑。碧初出来锁门,大家一起穿过梅林,出了祠堂大门。
这是一条僻静的石板路。那时的昆明大大小小的街都是石板铺成。大街铺得整
齐些,小街铺得随便些。祠堂街是一条中等街道,往东可达市中心繁华地区,那里
饭庄酒肆齐全。往西便是城门了,街上有好几家米线小店。碧初等选择了靠一个坡
口的店。坡很陡,下去不远就是翠湖。大家称这店为陡坡米线,坐在其中,往坡下
望去,有一种倾斜之感。
暮色渐渐围拢来了,小店里电灯很暗。人不多,店主人见有人来,大声招呼:
“你家来了,你家请里首,请里首。”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不过两、三张桌子,没
有里面、外面可言。桌子都有一层油腻,但也不算太脏。
碧初要一碗汆肉米线,多要汤。并且吩咐每人碗里打个鸡蛋。峨要一碗豆花索
粉,即粉丝。另外三个人都要卤饵块。两碗免红,即不要辣椒。“是喽,”店主人
大声重复一遍,好像是在传达,随着话音,自己转到灶前操作,他是自己吩咐自己。
只见他手里的小锅一起一落,火苗也随着忽高忽低。炉边案上一排佐料,长柄勺伸
过去飞快地一碗扎一下,搅在锅里。一锅一锅的做,费时也不长,只汆肉米线要把
肉汆出味来,算是复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