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李师师的街坊邻居,也有一部分住得远些.今夜有月无灯,街市上冷冷清清,他们提了这些草草扎就草草画好的杏花灯,排除街上巡率的干扰,跑到这里来赏灯.
"这里是镇安坊李师师之家,"带头的矮老头声如洪钟地说,"李师师毁家酬国,不愧为当代巾帼英雄,羞煞那些坐在高位,干尽环事的髯眉男子.早听说官家已降了手诏嘉奖她,你们是什么人?敢到这里来撒野?"
"你是何等样人,敢到这里来扰乱本府公干?"王时雍手下的干办叱问道.
"俺是个小小的染匠,名叫何宏,人称何老爹.瞒不得你府尹大人,今日率众来此,就要看看你们如何行事.休道老百姓干涉官府,你们平常净干些(又鸟)(又鸟)狗盗之事,有天没日,人心难容.今天凑巧,狭路相逢,就想跟你们算算这笔帐."
老头嬉笑怒骂一番,旁观者都帮腔叫好.有个胆子特别大的,掇条板凳,站上去举起灯笼,照照王时雍的面孔.王时雍果然气得面色发白,胡子倒竖,连声说:
"反了、反了!你们快上来把这老泼皮捆上,送府严究."
"谁敢碰何老爹一根汗毛,俺就与他拼了!"一个精壮汉子,越众踏前一步,怒目瞪视.两名差役不识高低,手舞皮鞭,要想把他赶开.只见他两掌轻轻一翻,就把两个狗头摔倒.
忽然有个差役认出了这个精壮汉子是谁,恐怖地喊出来:"他是小关索李宝!"老百姓们也呐喊助威道:"小关索李宝,小关索李宝!"有人说"他就是东京城里鼎鼎大名专抱不平,专打贪官赃吏的小关索李盅."几十名差役一听说是李宝,吓得一齐转身,就想夺路而逃.
"哈哈,哈哈!"何老爹得意地大笑,指着门外道,"王府尹你且睁大眼睛看看门外有多少人?看看你今晚还抄得成李师师的家?"
这里门外涌来成千上万的"观灯者",他们多数是店铺作坊的伙计、工匠、沿街叫卖的小贩,也有店主、士子、太学生,一部分巡街的禁军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使队伍的进行通行无阻.他们或手提灯笼,或高举火把,把镇安坊一带照耀得满天通红,到达李师师家门口时,大家高呼:
"不许抄李师师的家!"
"不许动李师师家里一草一木!"
王时雍还待督率差役,把住大门,不让他们进来.忽然一个身穿烂衫,头戴方巾的太学生大声疾呼:
"俺们先去抄王府尹的家,回来再与他算细帐."一呼百诺,大家顿时附和,呐喊着要去抄王府尹的家.有人高呼,"王府尹的家就在东城老鵶巷,你们众位且随俺去."又有许多人附和,嚷道:"大家到东城去抄王时雍的老窝,管教抄得他片瓦不存."这时街坊上人影幢憧,万头攒动,似乎正要开拔队伍.
群众们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这一着果然奏效.王时雍仕宦三十年,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过这阵仗儿.他心想这批泼皮光棍劣生顽童,说得出做得到,真要去抄他的家了.此刻三衙中已无军队可调,凭他手下几十个人怎当得住这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硬做不成,只得软下来,先去求那个太学生,再去求何老爹和李宝,无如群众太多,他稳住了一个,那边又有人蹦出来发话,吆喝.他到处打恭作揖,唱诺认错,官架子丢得精光.后来又把邢倞请出来,诺诺连声,保证偃旗息鼓回去,再求他转求李师师高抬贵手,放他一马.亏他转机得快,群众的气愤渐平,陆续有人散去.他得机就溜之大吉,李家抄家之事,自然不了自了.
这是人民群众在东京围城中与措施荒谬的朝廷进行的第一回合交锋,并取得胜利,也是东京人民在火线中受到的第一次考验.以后,在与朝廷的斗争中,他们的办法更多,经验更丰富,胆量更大,他们的行动也更加发舒了.
(六)
可是这一天针锋相对的斗争只集中在镇安坊一处,其它各处的老百姓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因而也没有获得同样的战果.
那一夜,在合法的外衣下,王宗濋、王孝迪等人亲自带头,官抄民家,被抄的不下数十户.后来被抄的范围还扩大到指定的名单以外.开封府的凡名公人,借口查抄,就可以随意进入民家,进行勒索,搜查甚至抢劫,公人们成了变相的强盗.
被作为财神的对象当然倒了霉,被抄得寸缕无存,至于那些因私怨而被牵连的对象,遭遇更惨,到处都发生血案.那一夜中,当场被打死、逼死、被奸致死以及老人小孩惊吓致死的人命不止二三十条.著名的歌妓赵元奴,崔念月等都遭到不堪忍受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