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把「一秒」当作最小的计时单位。究竟多久是「一秒」?有
人说 「嘀嗒」一声是一秒;有人说手表上的秒针移动一小格便是一秒;
聪明点的人会说,一年、一月、一比一小时的多少分之一是一秒。其
实,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不是均匀的。因而以它们为基准建立的
计量时间系统——「平太阳时」、「历书时」也不是均匀的。所以,要
确定何谓一秒,必须另找更稳定的参数,于是近代的科学家们发现原
子内部能级跃迁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波频率极为稳定,便据此为基准,
建立了很均匀的计量时间系统,称为「原子时」。「原子时」的一秒的
长度,规定为铯原子跃迁频率9,192,631,770 周所经历的时间。这
便是当前全世界公用的秒长,也即是人们计量时间所应用的基本单位。
至于当今世界上的计时器,钟鼓楼般的报时,日晷般的显示,早已成
为一种陈迹;机械元件的钟表也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装饰性为主的物件;凡需求得精确的活动,都越
来越依赖于石英钟,目前人类已制造出了每天误差不超过万分之一秒、
频率稳定度高于 10 -9 的石英钟。即如当今世界百米赛跑的纪录,
已精确到百分之一秒以上,倘若你能比世界冠军快上百分之一秒,那
么你便是新的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对于你来说,岂止是「一寸光阴一
寸金」,那仅仅百分之一秒的价值,显然远在一寸金子的价值之上!
一个国家机关,一个社会生产的指挥机构,如果不建立符合于当
代社会发展的时间观念,怎么可能发挥它的指挥和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