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来。
不用韩一潭说他的坏话,龙点睛在文艺界很快成了一个名声不雅
的人物——当然主要是在文艺界的 「下层」,即一般的编辑和一般的作
者心目之中。大家都说他是一分才能九分钻营,两分写作八分活动,
三分成绩七分吹嘘。但由他署名或有他署名的作品却源源不断地发表
出来,品种由诗歌小说而散文评论,而电影和电视剧本。还有人说他
是「客厅作家」——即他几乎每晚都要涉足于一个客厅,当然不是韩
一潭家里这种没有衣架和长沙发的客厅,而是文艺界领导或权威,主
编或副主编,导演或副导演,文坛明星或新秀……的客厅,他从那里
获得最新精神、最新消息、最新题材、最新技巧、最新动向和最新行
情,难怪他能保持那么丰盈的灵感和那么丰盛的创作,也难怪有那么
多人主动来找他合作或请他「联合署名」……
到了这一九八二年的春天,他已由工厂调到了一个文艺单位,挂
著工作人员的名,享受著准专业作家的待遇,并且在一次文艺界的大
型茶话会上,穿著一身极其合体的棕色西服,走拢了韩一潭所在的那
张圆桌;韩一潭别过脸去,不想主动理他,韩一潭他们那刊物的主编
却主动伸出手去,同龙点睛握手,没想到龙点睛只把手同主编碰了一
碰,连第二句话都没有,只是直截了当地问:「×××同志在哪桌呢?」
×××同志是当时在场的身份最高的人物。主编心里一定很不痛
快,可是不得不指给他:「在那边头一桌。」而龙点睛便头也不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