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青少年中污言鄙语的消除清扫问题,人们很少作过专题
研究。大都采取了两种简单的办法,一是对污秽鄙下的语言实行回避
和禁止,一是灌输以规范化的文明语言。这当然也能取得一些表面效
果,但究竟不是治本之方。
姚向东上小学的时候,原是很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不骂人,不说
脏话的。但儿童在成长期中,对于语言本身,也有一种游戏的兴趣。
姚向东记得,他上一年级时,同学之间私下里就流行著这样一首「歌
谣」:
结巴磕子赶大车,
一赶赶到核特哥,
核特哥,是你哥,
你哥是我大拇哥!
「结巴磕子」是 「口吃者」的意思,「结巴磕子赶大车」这一句还
勉强有讲,其余几句完全没有意义,不过是追求一种节奏和音韵上的
快感。本来,儿童文学工作者,以及老师和家长,是应当抓住儿童们
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编出内容优美生动而又琅琅上口的歌谣,以
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快感的;不幸的是,姚向东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净
教他们一些政治性极强而念起来索然无味的「革命儿歌」,其结果是,
孩子们因厌弃课堂上强灌的,便在课下 「反其道而行之」,自编自诵起
越来越多的 「地下儿歌」。开始,这类 「地下儿歌」还只不过是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