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的,我端去给他吃。”
女儿找厨师去了,彭其拧开卧室的房门,走了进去。许淑宜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腿,戴上老花镜在那里看报。老头子走过去,远远地端详了一阵。
“什么报啊?”
“大学生办的造反报。”
“现在什么人都可以办报了。文章写得怎么样啊?”
“讲道理的少,骂人的多。”
“革命嘛!”司令员讽刺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就是这些打架骂娘嘛!”
“你又胡说了。”
“在家里讲一讲,到外面去你以为我还这么讲吗?我不会像胡连生一样,蠢得要死。”
湘湘在敲门,爸爸走去开了。
“我跟厨师讲了,已经在做。”女儿说完就要走。
“慢点,孩子,你来,我跟你讲个话。”爸爸指了指一把椅子,叫女儿坐下。
“讲什么?”
“你……”他把许淑宜手上的报纸拿掉,“你也听听。我跟你讲,孩子,经常到这里玩的那个文工团的小赵,不怎么好啊!”
湘湘立刻低下头去,脸上阴云密布。
“怎么啦?”妈妈不明白地问。
“那天冲政治部,有他一个。”彭其不由分辩地说,“以后,不要把他喊到我们家里来,起码,这文化大革命当中不要喊他来。他们文工团那些人……”他伤心地连连摇头,“心肠不好。”这话触发了湘湘的心病,她并不为赵大明争辩,只是紧紧地咬住嘴唇,转过身去。妈妈估计,她多半已在偷偷地流泪了,免不了心疼女儿,便对老头子说:
“文工团的人也并不是个个都坏嘛!”
“不管如何,”彭其坚决地说,“这是非常时期,不能感情用事。”
湘湘既不为赵大明辩解,也不点头同意爸爸的话,猛然间站起来,拉开门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