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走向混沌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我拉着苇车,慢慢地向前走着。不知为什么,我怕见到吕荧了。我之所以帮着姜把苇车 拉到老残队,一是出于对这位来自清华大学的同类的关照,更为重要的心理需求,是想见上 吕荧一面。我把车把往地上一放,十分矛盾他说:
“就送你到这儿吧,我们的苇子车怕是在等我了。”
姜说:“你既然已经到了这儿,还是见上吕荧一面吧!”
我迟疑地望着那几排破落的房子。他抄起小车车把说道:“走,跟着我走,老残队没有 你们队那么多规矩,反正他都是快要去见上帝的人了,队长都怕进这个院子。”
自我斗争的结果,我还是跟他去了——当时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的笔下会出现吕荧的 名字,我去看吕荧,完全来自于“物伤其类”的良知感召。直到今天,我也忘不了那令人心 碎的一刻——吕荧躺在炕上,已经完全丧失了人的外形;昔日的一位大写的人,此时抽缩得 如同一个小小侏儒。说得更确切一点,他成了一具只会出气的木乃伊。我在劳改队见到过不 少的死者,但从没有一次,像这次这样使我为之泪落并为之动容的——在吕荧这具活尸面 前,我失去了严酷生活赋予我的冷静。归途上,同组的成员张奎令与我说东说西,我则缄默 得像个哑巴。我似乎觉得我们的车上,拉回来的不是“腹中空空”的芦苇,而是沉重如铅的 历史。
老残队在茶淀西荒地,是距离“586”坟茔最近的一个分场。就在我们去拉芦苇的几天 之后,吕荧走完了他的路程——当年他仅仅55岁。不久,在那芦苇塘围起的一片乱坟中, 拱起了一个新的土丘。土丘前竖起的一块红砖上,只留下粉笔写着的两个白字:吕荧。
------------------ 亦凡书库 扫校


第8节 三个同类相继驾返“瑶池”

这里所以盗用仙境中的“瑶池”之名,既有祭悼亡魂升天之意,又因那个“池”字为水 字旁,三个死者中的两个,是因溺水而去了天堂的。
第一个死者,是知识分子中书呆子的类型,他并非自杀,而是被自己的刻板和痴愚杀死 的。他名叫张赞祖,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张资平的儿子,划右之前是新华社的资料员。张资平 在鲁迅先生笔下,其形其像无需笔者多言——但是在他儿子身上,却难以发现父亲的遗传基 因。在老右中间,他是个最安分守己的人,用同类陈端昭的话说,他的安分守己到了机器人 的程度(不知这样一个木讷的人,何以在五七年也成了右派)。
张赞祖负责一块水稻实验田,实验田的旁边有一个调配化肥的池子。有一天,陈端昭走 到池边急于小便,便往化肥池里撤了泡尿。张赞祖立刻急了,认真地朝他喊道:
“哎!你为什么往池子里撒尿?”
陈不解地反问说:“你这个人也真怪,往池子里撒泡尿怎么了?”
张急赤白脸他说:“会影响调配好了的化学成分!”
陈笑了笑:“你这呆子,怎么会成右派?划你右派的人,真是瞎了眼。”
就是这个老老实实的老夫子,在春未的水田耙地季节,出了使人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 死亡事件。在农场的所有农活中,在水田耙地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当时还是春寒时分,水 田里放满了水,拉着耙地器的马,在泥水中走着,后边手扶耙地器的耙地人,要跟在马儿后 边,来来回回地走动着,直到这块水田被整成一字形的水平线。
马在前面被泥水溅成泥马。
第 107/169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