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马身旁,一号在抉择。
郑伟良见状,从地上拣起一块石头,稍加敲打,无声地放在一号面前。这石头酷似“桌
山”,顶平壁陡,甚至连颜色都一模一样,真是一块天然的沙盘模型。
一号难得地露出一闪而过的笑容。郑伟良受到鼓舞,指着石块中部说:“从这里斜插过
去,比较安全。”
一号何尝不知道这是最稳妥的过山路线。但是,时间呢?时间要长得多。在战场上,时
间就是胜利。拉练的宗旨是什么?不就是摹拟实战、自找苦吃吗?!倘苦单是为了安全,他
尽可以在军区的会议上保持沉默,尽可以装装样子走走过场。然而他不是这号人。别人逼
迫,哪怕是上级逼迫,你怎么都可以想出偷懒耍滑的对策,但自己逼自己,你就不可能有丝
毫喘息的机会。一号既然是“自己把自己逼上梁山的”,他既然代表防区主动领来了拉练任
务,既然在出发动员时对战士们讲了这就是打仗,他就不能姑息原谅任何一种避重就轻的方
案。拉练就是打仗,他必须使他的部队每时每刻都记住这个血的前提。
“山头上有什么?”他几乎不带任何表情地说。
有什么?几架望远镜同时对准“桌山”,那上面确实什么也没有,连岩缝都难得见一
条,尽管没有任何参照物,但可以判断出光洁的山顶上一定经常受狂风袭击。
“那上面有敌人。”一号不理睬身边军官们的脸上都演出了些什么样的神色,自顾伸出
右手,将食指用力按在石块顶部。
开始登山了。
生与死的分界,再没有比登山时更分明的了。向上是生,向下是死;头上是生,脚下是
死。每一下举手投足,每一次吞吐呼吸,无不经历生死循环。这一分钟不知道下一分钟、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