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张之洞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
  当然,统治者的“天下为公”,其根本立足点并不是包括广大民众的真正“天下”人的根本利益,张之洞“公利却不可不讲”之下的体恤民情,其实质也不过是基于对“载舟之水亦能覆舟”的清醒把握而作出的一种明智选择。但这毕竟从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和民众的安居乐业,于道德情操也属上乘。
  ①《张文襄幕府纪闻·公利私利》。
  ②《韩非子·饰邪》。
  ③《岳阳楼记》。
  ①《张文襄幕府纪闻·清流党》。
  ②《论语·宪问》。
  ③《论语·子路》。
  ④《全集》,卷二百一十四,公牍二十九,《批司道会详裁减各署公费》。
  ⑤《全集》,卷二百零四,公牍二十五。
  ⑥《全集》,卷二百零四,《輶轩语一》。
  ⑦《全集》,卷二百二十五,诗集二:《永咏》自注。
  ⑧《全集》,卷二百二十八,《抱冰堂弟子记》。
  ⑨许编《年谱》卷三。
  ①《全集》,卷一百三十三,电牍十二,《致江夏、汉阳两县》。
  ②《全集》卷二百二十八,《抱冰堂弟子记》。
  ③《刘梦得集》四。
  ④《全集》,卷二百二十八,《抱冰堂弟子记》。
  ①《全集》,卷二百十七,书札四,致鹿滋轩。
  ②《张文襄幕府纪闻·公利私利》
第 65/117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