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左宗棠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①《船局创始之初未可期以速效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169-170页。
  ②《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八,页六四。
  ③《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九,页五九。
  ①[清]曾国藩,《复沈幼丹星使》,《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三二,页一四。
  ②《答浙抚杨石泉中丞》,《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二,页三九。
  ①[清]李鸿章:《复曾相》,《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一,页二○。
  ①[清]李鸿章:《复曾相》,《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一二,页一二至一三。
  ②《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四,页二二。
  ③《答胡雪岩》,《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一,页五四。
  ①《密陈船政机宜并拟艺局章程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342页。
  ②《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八,页六三至六四。
  ③《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六,页四四。
  ①《光绪十一年五月初九日上谕》,《洋务运动》(资料丛刊),第2册,第559-560页。

 
第二节"求富"观与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的主张
  左宗棠在19世纪60年代主张创办福州船政局的过程中,初步接触到与兴办民用企业有关的问题。同治五年(1866年)二三月间,他在班师由粤回闽途中,亲眼看到民间"瘠苦特甚"的境况,认为"厚生之道,亟应讲求也"。他着重指出:"漳、泉、兴化,地皆濒海,居民以海为田,除渔船一项外,多置船为经商之计。近自番舶西来,受载多而行驶速,内地船商之利,遂被侵夺无遗。昔之海拗有船数十者,近则只存数号而已。"①因此,他在两个多月后所上《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中主张"以设局急造轮船"的办法扭转滨海商人"阛阓萧条"、"变为窭人"局面,提出"以新造轮船运漕,而以雇沙船之价给之,漕务毕则听受商雇,薄取其值"的建议,并强调"更添机器,触类旁通,凡制造枪炮、炸弹、铸钱、治水,有适民生日用者,均可次第为之"。②接着,他在《复陈筹议洋务事宜折》中指出:"轮车机器、造铁机器,皆从造船机器生出,如能造船,则由此推广制作,无所不可。"③
  在左宗棠提出上述主张8个多月前,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仍不外乎机括之牵引,轮齿之相推、相压,一动而全体俱动,其形象固显然可见,其理与法亦确然可解。惟其先,华洋隔绝,虽中土机巧之士,莫由凿空而谈。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之同,且将自发其覆。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④
  可见,洋务派在倡导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注意到"有适民生日用者"或"有稗民生日用"的问题。只是由于他们把军事工业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还来不及兴办民用企业。但以军事工业的创办来带动民用企业的设想毕竟出现了。有论者或以左宗棠曾有反对架电线和筑铁路等言论,论证左宗棠在兴办民用企业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如果把左宗棠的有关言论能与其提出的背景和洋务派的普遍看法联系起来考察,可以发现左宗棠是别有一番用意的,即抵制列强对中国电报业和铁路的染指。
  左宗棠在同治五年的《复陈筹议洋务事宜折》中谈到了机器制造的长处后,接着说:"其信线一种,则运思巧而不适于用,安置数十里之远,无人常川监护,则机牙易坏,徒增烦扰,非民间所宜,非官所能强。上年臣过福州时,美里登曾申前请,臣以此谢之,给以价值,收其器具,现尚存福州府库也。此外奇巧之器甚多,然皆美观而不适于用,亦玩艺而已。"①
第 89/110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