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左宗棠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①《与孝宽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241页。
  ②《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三九。
  ③《翁同龢日记》,第4册,第1836页。
  ④《申报》,1884年10月19日。
  ①《与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235页。
  ①[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云左山房诗钞》,卷五。
  ②[清]魏源:《圣武记叙》,《圣武记》,第2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海国图志〉序》,《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255-256页。
  ②《秋日泛舟泉湖作》,《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464-465页。
  ③[俄]列宁:《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169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①《上贺庶农先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一○至一三。
  ②[清]梁廷枬:《夷氛闻记》卷一,页一。
  ③[清]林则徐:《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884页。
  ④《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三九。
  ⑤《与孝宽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241页。

 
第三节"为政先求利民"
  在为政与利民的关系问题上,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已多有述及,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见解。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①墨子认为:"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可为之?……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②管子主张:"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③盂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④这些主张构成了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对后人起到了启迪作用。
  左宗棠出身于"寒素"之家,他早年所经历的贫困生活使他对民众的疾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进而萌发并逐步形成了以"民生为务"的利民思想。在左宗棠的会试文中,他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问题。
第 54/110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