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中国思想家评传—左宗棠评传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思想篇  第一章左宗棠的政治思想
  左宗棠的政治思想
  在本书传主的生平篇中,可以看出左宗棠是一个关心政务,洞察时局,忧国忧民,善于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他在人生之旅中的建功立业,正是其思想指导的结晶。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人物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是必要的。本章所展示的主要内容为:左宗棠在晚清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的社会环境中,胸怀"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正视忠君与爱国的辩证关系,奉行"为政先求利民"的施政方针,强调"讲求吏治"的理政之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

 
第一节"心忧天下"的参政意识
  忧国忧民的政治意识,素为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重视。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指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①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清初大儒王夫之认为:"忘身以忧天下,则祸未发于天下而优于吾之所忧也。"③他们的这些主张展示了以忧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本书传主在青年时代便形成了忧国忧民、书生参政、经邦治国的强烈意识。由于左宗棠早年对经世致用之学的追求,使他对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表现出关注之情。道光十三年(1833年),年仅21的左宗棠在第一次赴北京参加会试后写下《燕台杂感》七律诗八首,其中"皆忧危之词,若预知天下将乱"。④左宗棠在此诗的第一首中写道:
  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
  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
  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
  青衫不解谈时务,谩卷诗书一浩叹。
  左宗棠对"世事悠悠"、"升平弦管"的现象表示不满,主张应以"儒术策治安"。他在第四首诗中写道:
  南海明珠望已虚,承安宝货近何如。
  攘输品俗同头会,消息西戎是尾闾。
  邾小可无惩虿毒,周兴还诵旅獒书。
  试思表饵终何意,五岭关防未要疏。
  罗正钧认为左宗棠的这首诗"时已深忧有夷祸也"。①左宗棠对"南海明珠"广东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鸦片侵袭和武力威胁十分担忧,对伶仃洋上"趸毒"蔓延深为愤慨,他针对广东"夷祸"的严重性,提出了"五岭关防未要疏"的主张,目的在于抵抗外国的武力侵犯。继之,左宗棠又在第五首诗中描述了国内人民的悲惨生活:
第 48/110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